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22位真人故事

我叫陈春梅,一位实习律师。

41岁时,我一战高分过法考,实现人生重启。

你不知道的是,我并非天生学霸。高中时,英语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高考时,我以专业倒数第一的成绩考入大学;在前两年,我经历了所有专业科目的挂科;而在考研的道路上,我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你也不知道的是,在世界500强外企,我兢兢业业十余年,却仍难逃裁员的命运。中年失业和产后体重增至140斤的双重困境,曾将我推至人生低谷。

你还不知道的是,那个曾投递数千份简历却鲜有回音的我,是如何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法考的备考之中。

追逐光,不如成为光。我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在律所工作的我)

1982年,我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有个小我三岁的妹妹。

作为家族的长女,我得到了长辈们的特别宠爱,尤其是奶奶。在我五岁那年的一个雨天,奶奶来接我放学,尽管我告诉她我可以自己走,但奶奶坚持要背着我。我撑着小伞,趴在她温暖的背上,我们静静地走过飘雨的小巷,那一刻的安全感和温馨,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闲时父母会做些小生意,以增加家庭收入。父母繁忙时,我几乎扮演了妹妹的小家长角色。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她,她就像我的小尾巴一样。

此外,我六岁开始学着做饭,最初只会熬粥,慢慢学会了炒菜。通常在父母回家之前,我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四岁的我和最亲爱的奶奶合影)

父母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坚信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无论是寒暑假,只要有机会,父亲就会监督我们做作业、背诵古诗,甚至阅读四大名著。

高中时,我选择了文科。考大学时,尽管英语成绩常居班级倒数第一,但我还是选择了英语专业,希望通过大学的环境逼迫自己学习。

我以全校英语专业最后一名的成绩进入大学,老师全英文授课,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我并没有心理负担。

尽管英语成绩不佳,我依然自信地竞选成为班里的课代表,每天帮助老师收发作业,为听力老师录制磁带,协助外教组织活动。

大一,所有的专业课都挂科;大二,部分专业课挂科。以至于每个学期开学后,我拿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就要预留一部分作为期末补考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老家千年银杏树下,家族的孩子们合影)

大三,我赶上其他同学,已经没有挂科,而且还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专业英语四级考试。

也是那一年,我被一场考研动员大会激发了斗志,决定挑战中国人民大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早上,女生宿舍是6点开门,我是宿舍楼里第一个冲出去的人,有时候我甚至拿着书提前等宿管阿姨开门。晚上,我又是最后一个离开考研教室的人。

然而,尽管全力以赴,考研的结果却并不如我所愿。总分超出人大录取分数线20多分,其中一门专业课满分150分,我拿到148的高分。

意外的是,我在英语这一科目上摔了跟头。由于对自己的英语过于自信,我选择了“裸考”,结果只拿到了58分。2分之差,让我与梦中情校失之交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

家人帮我在老家找了一份外贸工作,然而,这样轻松又稳定的日子并不是我想要的,内心对考研的执着越发浓烈。

过了几个月,我擅自辞职,悄悄带着800元钱来到北京。

两个月后,我才告诉父母辞职的事,在电话里他们止不住地叹气,但并没有批评。

我一边从事外贸工作, 一边复习考研。又经过一年复习,考试前夕,正当我踌躇满志的时候,家里却发生大变故,要回去处理,我不得已弃考。第二次研究生备考再次失败。

通过外贸工作,我练就了流利的口语。两年后,我跳槽到世界500强美资外企。在外企,我从商务支持做起,后来因为擅长与客户沟通,被调到了风控岗位。我没有学过法律,但这部分业务属于企业内法务的工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圣诞节在北京国贸)

为了提升工作能力,2017年,我参加国家统考的MBA考试,以高出分数线20多分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并获得1万元新生奖学金。

我从来不是学霸,相反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屡次受挫,但我从没放弃过,心中有梦,就一定要去实现它。

我在外企做到了部门经理,后来换工作做到了行政总监。在外企工作十余年,我习惯了每天出入于五星级的写字楼,享受着月薪两万多的稳定生活。

我曾天真地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一纸裁员通知无情地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

那段时间,无疑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失业的打击和生二胎后体重飙升至140斤,让我陷入了双重困境。

失业在家近3年,丈夫虽然仍在工作但家庭生活拮据,因为我们还有房贷要还,有老人孩子要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夏我在中山公园)

思前想后,在恳求幼儿园园长收下我未满3周岁的儿子后,我马上去投了几千份简历,简历大都石沉大海,只有2家公司通知面试。

哪怕是最基础的岗位,哪怕只有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我也愿意去,但没有被录用,内心遭受的打击无法用言语表达。

有一天,我得知政法大学的同学通过法考的消息,心中涌起了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然而,法考的难度让我望而却步。

直到两位好友邀请我组队备考,她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在2022年4月最终下定决心,开始备考司法考试。那时,距离客观题考试只剩下短短的四个月时间。

因为经济紧张,我没有多余的钱去报班,甚至连正版书都舍不得买。我记得很清楚,2022年5月1日,在收到了花110元购买的法考精讲书后,我马不停蹄地对照网上免费课程学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我出差到天津)

但很快,零法律基础的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加之长时间未经历过如此高强度的学习,我的身体开始抗议。5月3日,我发烧了,坐在电脑前,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焦虑。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如果连学习的能力都失去了,我还剩下些什么?泪水悄然滑落,我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和绝望,仿佛连放声哭泣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退烧后,我采取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学习策略:老师每讲一句,我就重复念一句。这个“笨办法”出人意料地有效,我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讲解,理解法律概念。 随着信心的增长,我逐渐将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到了10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我和一岁的大宝)

正当我计划着等孩子返校后,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时,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学校停课。这一变故让我再次感到恐慌。原本紧密的复习计划被打乱,我不得不重新调整学习安排,同时处理家庭和孩子教育的新挑战。

幸运的是,那段时间老公在家办公,我们两人的配合变得至关重要。

我的日常学习安排是这样的:每天清晨6点,我开始学习,9点钟老公开始工作。随后,我转换角色,监督女儿上网课并照顾年幼的儿子。中午12点,当老公休息时,我再次切换回学习模式,利用这个时间段继续学习,直到下午2点。傍晚6点,老公工作结束,我又一次投入到学习中,持续到晚上10点,确保自己每天都能保持9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我在北京古北水镇)

终于挨到7月放暑假,我赶紧把孩子送回老家。回到家后,我给自己制定了更严格的自学计划,从早六点到晚十二点的连续学习,跟着视频课程学习,练习历年真题。在饥饿时,我常常一边听课一边简单拌个凉菜,泡碗面。我每天保持18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日复一日,几乎没有休息。

7月底,我转战图书馆,长时间坐着学习使我的体重增加了10斤,腰痛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没办法平躺着睡觉。

心理的重压成为我备考过程中最为艰巨的挑战。考试前夕,我遭受了压力性腹泻的困扰。尽管客观题成绩202分超出了分数线22分,这份成绩并没有让我放松警惕。我深知,客观题的高分或许有运气的加持,而主观题的考核才是对实力的真正检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庆祝结婚周年的我)

客观题到主观题考试仅有1个月的复习时间,我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复习,但由于疫情原因,原本的考试时间被一再推迟,各种关于考试时间的流言蜚语更是让我感到焦虑不安。

考试最后足足推迟了6个月,我几乎每天都在紧张地复习,主观题备考打字的频率高到让我打废了一个新买的机械键盘。

我将永远铭记2023年4月22日的早晨8点,那一刻,我迎来了主观题成绩揭晓的紧张时刻。

那天,我一大早便将孩子送往学校,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却因为紧张而双手颤抖,无法输入查询所需的信息。我感到自己的血液仿佛凝固,心跳加速,最终不得不请求老公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我在乐亭海边)

当老公告诉我通过了,我愣住了,几乎是在一种恍惚状态中。“过了?是我吗?真的是我通过了吗?分数线是多少?”我连珠炮般地发问。屏幕上显示出我以126分的高分通过了考试,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的时间。

我回过神来,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大哭。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哭泣,只觉得心中充满了委屈,长久以来的艰辛和压力,所有的不安和焦虑,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获得法律资格证书后,我开始了寻找律所工作的新旅程。得益于一位朋友的引荐,我有幸加入了现在的律所。入职之初,我担任师傅的助理,开始我作为实习律师的职业生涯。

实习律师的工作是充满挑战的,工作强度大,收入微薄,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因为这是成为执业律师的必经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儿子100天,姐弟俩合影)

自2024年3月份起,我迈出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步,离开师傅的团队,成功组建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开始独立处理案件。

作为实习律师,根据《律师法》的规定,我还不能单独承接案件,但这并未妨碍我像一名成熟的执业律师那样,积极参与案件的讨论和处理。

我与团队中的执业律师紧密合作,共同办案,这让我得以在实践中快速积累经验和提升专业技能。

2024年8月31日实习期即将结束,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用三年的时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法考不仅是一项职业资格的认证,对我而言,它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点。在法考之前,我的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并未养成太多有益的习惯,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通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从140斤减至98斤)

然而,法考的挑战让我认识到,只要我全力以赴,就能够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个发现如同一束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对任何挑战都充满勇气和信心。

我坚信,自律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从三月份开始,我坚持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五点半就开始直播自习室学习,这一习惯我已经保持了3个多月,从未间断。

每天清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撰写工作日志,包括对前一天工作的日总结、每周写周总结和每月写月总结,及时反思并规划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计划。

作为一名中年转行的律师,我深知时间宝贵,我决心不错过任何机会,加速自己在法律实务上的成长和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外出工作的我)

人生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旅程,正是这些高低起伏赋予了生活以丰富的色彩和无限的魅力。

在顺境之时,我们应保持谦逊和审慎,不忘初心;而在逆境之际,我们则需要耐心地忍受,默默地坚持,相信终将迎来转机,正如那句古诗所言:“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深知,无论遭遇何种挫折和困难,无论周遭的人如何质疑和否定,只要我们不放弃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能够持续地向前迈进。

进步可能会很缓慢,但只要方向正确,持之以恒,终有一天,当我们回望过去,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口述:陈春梅】

【撰文:平平】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