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观点中,焦虑之疾,总与“虚”字密不可分。盖因“虚”者,乃人身正气之不足,阴阳失衡之体现。于精神病症,如焦虑者,其发病之深,尤为显著。夫心藏神,心气不足,神明失守,遂生心悸、恐慌、坐立难安等焦虑诸症。

肾为先天之根本,精气不足,则神疲、记忆减退、专注失常。脾胃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致焦虑加剧。肝血不充,情志不舒;肺气不足,气机阻塞,亦易引发焦虑。

曾有一女病者,年廿七,心脾气血两虚,症见疑虑、惊梦、心慌、气促、头晕、思维迟缓。兼之失眠严重,消化不良,腹胀便溏,便秘尿赤。久服西药未见显效,身体不适未解,病情不稳。遂来求诊,拟以中医调治。

经详辨证候,立方以扶阳、健脾、活血化瘀为法,表里同治,以畅气机。诊后半月复视,病者睡眠改善,便秘缓解,大便成形,食欲略有恢复。调整方药后续治,约五个月,诸症悉除,身泰心宁,饮食如常。西药渐减至停,后续巩固疗 效,半年随访,未再发作。

由此可见,中医治焦虑症,不止于精神调适,更重脏腑功能之调整与恢复。补虚纠偏,调和阴阳,以根本改善体质,缓焦虑之症,稳定情绪。故在诊治中,当结合现代医 学,发挥中医全面辩证、整体调治之优势,助力病者速康复。

尹泉,男,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主任医师,流动医院院长,基层指导科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联合会痧疗罐疗委员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临 床工作三十年,在中医内科方面有丰富的临 床经验。擅长于失眠、焦虑、抑郁的药物 诊治。

从师于京南名中医瞿恩荣,擅长多年顽固性失眠,早醒,多梦,耳鸣,入睡困难,半夜易醒,似睡非睡,抑郁、焦虑、情志不畅、胸口憋闷、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