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罗横传B费,成全队友打进其第一个欧洲杯进球,同时也完成个人在欧洲杯上的第8次助攻。

39岁的C罗踢了6届欧洲杯才追平的历史助攻榜榜首数据,本独属于捷克8号波博斯基。

波博斯基最后一次踢欧洲杯恰好是20年前C罗首登欧洲杯舞台的夏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这件捷克真好看。

影像记录了波博斯基欧洲杯上第8个助攻是一次大师级传球。那年四分之一决赛捷克对丹麦,波博斯基在45度的边路位置一个斜传穿透丹麦队两层防线,喂给23岁的巴罗什单刀,后者轻轻一挑把比分扩大到2比0。

第7次助攻也很经典——角球飞到2米02的扬.科勒的头顶。最好的传中找到最好的中锋,简单明了。

要我说第1次助攻最有想象力,那是1996年欧洲杯首战对阵意大利,他在边线处一个横传穿透了5位已站好了位置的防守球员,找到最远端的内德维德。我承认,这个助攻暴露了文字的局限性,难以用文字在物理层面进行描述。总之,我再没见到过类似的助攻,50%类似的都没有。

但是,最让我沉醉的是第5次助攻,因它有伟大的背景加成:

那年小组赛第2场,20岁的罗本横空出世,帮荷兰2比0领先,引发捷克疯狂反扑。老帅布吕克纳只留单后腰加拉塞克断后,其他所有人压上狂攻,包括右后卫格里格拉、左后卫扬库洛夫斯基。巴罗什和扬科勒双鬼拍门扳平比分,第88分钟逆转比分的助攻来自波博斯基:

海因茨远射被范德萨扑出,波博斯基快速跟进灵机一动,洋装补射骗过范德萨,瞬间转动脚腕冷静横敲中路的斯米切尔,后者推空门绝杀。

细嗅蔷薇是波博斯基,心有猛虎也是波博斯基。剪掉长发的波博斯基在所有时刻都很优雅,只是在完成助攻后猛踹底线的广告牌庆祝的时候像野兽。

视频:波博斯基欧洲杯8个助攻合集

欧洲杯常有,名局不常有。名局就算偶尔有,但如此全攻全守、大开大合、铁血浪漫、气势磅礴的名局绝无仅有。

有人说你这是“老人怀旧”,应该不是。不信你去看视频集锦——看惯了短视频的这一代网友说得好:没有什么比赛的精彩集锦值得做10分钟那么长,但这场10分钟都嫌短。

都认为2004年是波博斯基的黄昏,就算是黄昏,在那个黄昏里他也是神。32岁的边前卫凭借4个助攻成为那届赛事助攻王,可惜捷克在半决赛被希腊银球绝杀,否则波博斯基会在决赛里跟C罗相遇。

当然对C罗来说这不太重要。C罗经过了太多人。

那时候他还是用胶布包住耳环的叫小小罗的孩子,虽然他已经能在一届大赛交出2球2助攻的数据。他输掉决赛哭鼻子的时候谁能断定后来的故事。

看到20年后这支捷克的肢体语言如此平庸,看到他们甚至长相和发型都那么憨厚,怀念曾经那支捷克的才情恣意,这是审美需求。

有时候你很难用科学来解释一些现象,比如20年前的夏天的疯狂程度——

1、捷克和荷兰恃才傲物全攻全守后,此后20年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全攻全守;

2、穆里尼奥带非主流联赛球队波尔图登顶欧冠,一跃成为“最特别的一个”,此后20年欧冠再无平民可妄想登顶;

3、雷哈格尔带希腊队拿下爆冷拿下欧洲杯,此后20年大赛再无那种一黑到底的神话;

4、中国女排在雅典3比2绝境翻盘卡尔波利的俄罗斯,此后再无那种绝处逢生的荡气回肠。

5、刘翔在110米栏上实现黄种人奇迹,此后奥运会短距离田径项目上再无那样的种族胜利。

上述画面之美妙或许会参杂了我的主观滤镜。但我陈述的事实并不存在滤镜。

是扁平化的生产力让人下头,是同质化的生产力遏制了想象力?我不知道怎么理解这种现实,现实是对的,但仅仅只是对的。

波博斯基离我已经很远,我只能庆幸20年前那个少年还在坚持。他是现实中的超现实。他突破了想象,突破了我们对他的想象,突破了我们对足球运动员的想象,突破了我们对人和时间的想象。

不确定能不能有第9个助攻,他在这种不确定中实现了不朽。我们已经失去太多,是C罗让余温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