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连续访问越南、朝鲜,这是在连续“背刺”中国吗?中国企业有大动作,无限期叫停天然气合作项目,俄罗斯的钱袋子要完蛋了吗?

普京两次出访,连续“背刺”中国

连日以来,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的出访行程,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在这次的行程安排当中,普京先是访问了朝鲜,与朝鲜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内容中规定,缔约一方遭受攻击之时,另一方有义务提供援助。而后又访问了越南,同越南的“四驾马车”均进行了会面,进一步深化了俄越两国之间的合作,甚至让美国都显得有些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们若是仔细复盘普京这次的出访之行,如果站在中国利益的角度上出发,这几乎堪称是连续性的“背刺”。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俄罗斯与朝鲜签署此类同盟条约是一件好事,促进半岛局势的稳定,但如今俄罗斯是一个陷入战争当中的国家,而且还是在和大半个西方世界进行直接交战,尽管朝鲜方面不惧西方世界的二级制裁,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朝鲜半岛本身的局势就相当复杂。

一旦朝鲜被认定为战争的参与方,那么极有可能直接引爆朝鲜半岛这个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火药桶,而根据中朝友好互助条约,彼时的中国也必须出兵援助朝鲜,俄罗斯的这一行为,相当于把中国架在了火上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俄朝两国所签订的图们江公路桥协定也非常令人怀疑,在普京向中国承诺打通图们江出海口的前提下,双方并没有明确拆除原有的铁路桥,反而是在周边新建一座公路桥,等同于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一把锁,这又是一次明晃晃的背刺。

而在访问越南之时,根据俄罗斯卫星社所发布的俄越联合声明,在内容当中明晃晃地写道,俄越两国将就石油,天然气等领域上不断进行合作,尽管没有明说,显然指的就是南海地区的油气田项目。但对于外国在未经中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于南海开发油气的行为,中国外交部早在2018年就已经予以了强烈驳斥,并敦促有关方面切实尊重中方的主权权利与管辖权,可俄方依旧同意与越南发表这样的声明,说明对中方的“提醒”置若罔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企业有大动作,俄罗斯钱袋子不保

面对如此反复无常的俄罗斯,中国也并非没有反制的手段。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在6月22日的报道称,在一家中国能源企业退出之后,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厂房建设再次遇到阻力。报道进一步强调,这家名为惠生清洁能源的公司在其董事会声明当中明确写道,停止所有正在进行的俄罗斯项目,并且立刻无限期地接受任何新的俄罗斯的任何业务。俄罗斯生意人则透露了更多的细节,表示惠生清洁能源是俄罗斯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的项目组件制造商之一,此前还曾计划参加相关项目的陆地厂房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提到,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是俄罗斯政府在失去欧洲天然气市场之后,推行的一个替代项目,目的旨在通过液化天然气船只转运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惠生清洁能源公司的旗下惠生重工,则承接了俄罗斯的3艘液化天然气船只的建造,同时为俄罗斯国内企业的采矿和加工厂建设浮动核电机组。

而在现阶段情况下,惠生公司已经向俄罗斯交付了第一条项目相关生产线的组件,第二条生产线的部分组件也在交付当中,但这两条生产线均未完成全面建设,在惠生新能源宣布退出该项目之后这两条生产线大概率会搁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说三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第一艘船体已经在2023年的10月份完成转让,但第二艘船体未能按照合同的规定日期交付,与还在建设的第三艘一样,也不太可能从中国运往俄罗斯了。而按照2023年的数据,由于缺乏欧洲市场,俄罗斯天然气收入暴跌,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净亏损,销售总额仅有3.12万亿卢布,相较于2022年下跌了52%,如今中国公司退出项目,俄气的替代战略同步受阻,俄罗斯的钱袋子恐怕要真的不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拿捏中国,俄罗斯还不够格

实际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俄两国虽然有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俄罗斯在外交与地缘政治上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对于中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典型的案例就是搁置了快要30年的中吉乌中亚铁路了,尽管从明面上看,俄罗斯政府对于该项目已经“松口”,但到具体落实依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同样的事情在中俄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项目上也发生过,俄罗斯完全不顾中方的地缘政治需要,单方面宣布改走蒙古国,导致该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就连普京本人都曾为这条管道亲自“背书”,但中方依旧没有展示出点头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在俄罗斯的认知当中,中国尽管是一个可以相向而行的伙伴,但同样也是一个拥有丰富财力的“提款机”,故而,在一些重大项目上的态度上一变再变,甚至在国家战略的部署上也频繁针对中国,无论是缅甸内战时期的敏感访问,还是允许印度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一桩桩事件,无外乎都是在给中国制造麻烦。

但俄罗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的俄罗斯在国力上已经难以支撑起“大国博弈”,想通过这些小手段来拿捏中国,俄罗斯完全不够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现阶段的唯一主要竞争对手只有美国,俄罗斯的身份已经从过去的“棋手”变成了“棋子”,如果俄罗斯不明白这一点,并且接受这一点,那么等待他们的,只会是越来越多的“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