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文章,根据最新不断修订。更多资料获取,公号:肝病梁韬 )

一、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

1、血清HBV DNA阳性(推荐使用高灵敏度检测技术),ALT持续异常(>正常范围),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ALT异常,建议抗病毒治疗。

(导致ALT升高的常见原因包括:其他病原体感染、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累及肝脏等。)

2、血清HBV DNA阳性、无论ALT水平高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肝癌家族史;

(2)年龄>30岁;

(3) 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4) HBV相关肝外表现(如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二、特殊类型抗病毒:

1、母婴阻断:妊娠中晚期 HBV DNA 定量 >2×10^5 IU/ml,在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于妊娠第24~28 周开始应用 TDF 抗病毒治疗。

2、存在肝硬化、肝癌,只要HBsAg阳性,建议抗病毒并终身服药;

3、 所有接受化学治疗、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均应常规筛查HBsAg、抗-HBc和/或 HBV DNA。对于 HBsAg 或 HBV DNA阳性者,在开始相关治疗前至少1周、特殊情况可同时应用抗病毒治疗。

4、对于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若使用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伴进展期肝纤维化/肝硬化,建议应用抗病毒治疗;

5、若准备使用干扰素,有追求临床治愈的打算,排除备孕、怀孕,只要表面抗原阳性,均可以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6、儿童:

1-7岁:对于 HBeAg 阳性的慢性 HBV 感染儿童,若年龄为 1 ~ 7 岁,在与监护人充分沟通且获取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应考虑积极抗病毒治疗 。

7-14岁:对于ALT持续异常(>正常范围),肝硬化,在与监护人充分沟通且同意的情况下,均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但需考虑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及耐药问题。

1岁及以上儿童可考虑普通干扰素α治疗;2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ETV或TDF治疗;5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 Peg-IFN-α-2a;12 岁及以上儿童可选用 TAF 治疗。

三、WHO《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护理和治疗指南(2024)》

针对CHB的治疗建议适用于所有成年人和青少年(年龄≥12岁),包括孕妇以及育龄女性,条件如下:

1) 对于有明显纤维化(≥F2)的证据(基于APRI评分>0.5或瞬时弹性成像值>7 kPa),或有肝硬化(F4)的临床证据(APRI评分>1或瞬时弹性成像值>12.5 kPa)的患者,不论HBV DNA或ALT水平如何,均推荐治疗。

2) 对于HBV DNA >2000 IU/ml且ALT水平高于正常上限(ULN,成年和未成年男性为30 U/L,成年和未成年女性为19 U/L)的患者,建议治疗。对于青少年,应基于6-12个月内至少两次ALT>ULN。

3) 对于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无论APRI评分或HBV DNA或ALT水平如何,均推荐治疗:

① 感染了其他病毒(如HIV、丁型或丙型肝炎);

② 有肝癌或肝硬化的家族史;

③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长期使用类固醇、实体器官或干细胞移植);

④ 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或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病);

⑤ 或存在肝外表现(如肾小球肾炎或血管炎)。

4) 在无法进行HBV DNA检测的情况下,ALT水平持续异常(定义为在6-12个月期间,未指定间隔内两次ALT值高于ULN)的患者,建议治疗。

注释:APRI评分计算公式为:APRI={[AST/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血小板计数(109 /L)}×100

四、尚存争议点:

(一)中国指南中血清HBV-DNA阳性并没有明确定义。

指南中对HBVDNA描述:“ HBV DNA定量: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随着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目前定量下限可达10~20 IU/ml甚至更低。”故,指南中HBV-DNA阳性多指>20IU/ml。

(二)

1、WHO的指南跟中国的还是有差异。不过,WHO是针对全球的情况,比如其中关于无法检测HBV-DNA的情况。这主要针对非洲,而这个在国内是不可能出现的。乙肝病友启动抗病毒前,100%会测HBV-DNA,甚至高精度乙肝DNA。

2、APRI评分、瞬时弹性成像值对肝纤维化的反应,就有待磋商。而根据这个本身就存在争议的指标,来评估是否启动抗病毒,就更需要讨论了。在乙肝这块,WHO的权重相对来说,可能还是有待进一步讨论。

3、生育问题:

① 女性:妊娠中晚期 HBV DNA 定量 >2×10^5 IU/ml,在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于妊娠第24~28 周开始应用 TDF 抗病毒治疗。建议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母亲于产后可考虑即刻或1~3个月时停药。

② 男性:男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相关生育问题:应用干扰素α治疗的男性患者,应在停药后 6 个月方可考虑生育;应用NAs 抗病毒治疗的男性患者,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NAs 治疗对精子的不良影响,可在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考虑生育。

以上是《指南》中的描述。但目前大部分都是晚婚晚育,很多都是年龄大于30岁,才考虑生育问题。这与《指南》中,HBV-DNA阳性,年龄>30岁就推荐抗病毒,存在矛盾。故,未育、ALT、B超均正常,可以兼顾考虑抗病毒药物对生育影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

2、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临床管理流程(2021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

3、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2024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