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 73 岁的音乐人卢冠廷上台 领取最佳粤语专辑的荣誉 ,当制作人许环良 登台为歌手 熊美玲( 乐坛神雕侠侣 熊美玲 与林秋离 ) 颁发最佳闽南语专辑荣誉 , 当歌手黄绮珊唱起 《 小霞 》, “对爱我的世界 , 我爱的世界说谢谢啦” ......这 些温暖的瞬间注定会被华语乐坛所铭记 。

6月20日 晚 , 浪潮音乐大赏·荣誉典礼 在北京中央歌剧院举行 , 大半个乐坛的品质歌手 、 乐队 、 音乐人和幕后从业者云集一堂 。 典礼 如同“行业春晚”般刷屏 , 音乐行业似乎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

浪潮音乐大赏立足于专业审美,是在中国数字音乐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比拼的阶段时, 浪潮评委会联合腾 讯音乐 在 音乐行业推出的一套评价 体系 ,能更贴近的反映行业在每一年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华语音乐的高质量发展。

那么 , 今年 现场结果 表现如何?透过浪潮音乐大赏,如何看待华语乐坛品质音乐发展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样化与包容性

今年的评审趋势是什么?

从浪潮音乐大赏的作品规模和荣誉设置来看,华语乐坛对品质音乐的追求和认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体现在年度歌曲、年度专辑、年度制作等 荣誉 上,还体现在对不同音乐风格和语言作品的广泛包容与嘉奖上。

从版权方报名到最终完成评选,浪潮评委会在近 五 个月的时间中,从2023年发行的近10000首新歌和500多张专辑中选出了入围名单 , 并在 6 月 20 日晚正式揭晓了歌手类、风格类、创作与技术类等七大类共计35项荣誉 。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 ,第二届浪潮音乐大赏进一步强化了多元性与包容性、创新与实验性、地域性与文化融合以及对新人新作品的鼓励

多元性与包容性来看从 窦靖童的 最佳 流行歌曲《 M onday》到MC HotDog的 最佳 说唱专辑《 脏艺术家 》,再到 最佳电子单曲 行鳥小次郎的《Modular Chaos 模块混沌 》, 苏紫旭 & The Paramecia/ 觉者 /刘㔻/刘子男/钟洋/卢创 等联合创作的 《 无常定 》 融合 爵士专辑, 体现了浪潮评委会鼓励音乐创作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

从创新与实验性来看最佳流行专辑袁娅维的《与生俱来的不平衡里(ALLURE )》挑战了传统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方式, 表明评委对于音乐创新 和探索突破 的认可。 最佳民谣专辑洛桑尼玛的 《秋月》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和编曲手法为传统的民谣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出了很高的创新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情感共鸣与社会议题的关注来看,黄绮珊和希林娜依·高合作的《是妈妈是女儿》获得年度歌曲,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共鸣赢得了 广泛的 认可;最佳民谣单曲《永丰街》内容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Mr.Miss 获得的 最佳 爵士单曲《低语》是一首充满艺术性和深度的作品, 更 是一首非常女性主义的作品, 塑造了一个拒绝束缚、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 ;刀郎的《罗刹海市》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寓意和高度艺术价值的歌词, 其歌词创作的深度与独创性得到认可 , 获最佳作词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域性与文化融合来看, 最终名单中包括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音乐作品,如 万妮达的大热单曲 《 七溜八溜WAIYA 》、 世界音乐专辑 《原野上的声音·彝族合辑》 、 施鑫文月专辑 《 巴蜀文艺复兴 : 第二章 》 等,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音乐元素,展现了 华语 音乐创作 融合发展 的无限可能性和丰富性。

对新人的鼓励来看,00 后电子音乐人行鳥小次郎是一个 00 后 , 接到入围私信的时候 , 以为是 杀猪盘 , 确认不是骗局 之后以为自己顶多只是入围 , 但没想到竟然 获得了荣誉 。 从 窦靖童、 关浩德 Walter 、行鳥小次郎等年轻音乐人的 脱颖而出 可以看出, 浪潮 音乐大赏 鼓励和支持新一代的音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风格来看 , 无论是流行、摇滚、民谣、说唱还是电子、爵士等音乐类型,都有突破、引领、 创新性品质 作品获得了相应的荣誉。这体现了 浪潮评委会 对于不同音乐类型均衡发展 的 重视,避免了单一风格过于强势或某一种风格音乐被边缘化的情况,鼓励华语音乐多元生长,推进华语音乐行业正向发展。

而 浪潮音乐大赏对于技术类荣誉的选择,体现了评委会对音乐创作和技术精湛度的全面认可和尊重。如 裘德的《麻烦删掉狮子座》获最佳编曲,显示了 评委会 对 歌曲 编曲创意的极高要求 ;卢冠廷/叶广权合作的《生命的源头》 最佳单曲制作 ,体现了 评委会 对单曲制作过程 审美 与价值观 的 全面考量。 而 荒井十一凭借《期待集Open IT 》获得最佳专辑制作,因为专辑制作不仅需要对每一首歌曲进行精心的打磨,还需要对整 张 专辑的风格、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 。

显然 , 浪潮 音乐 大赏的 荣誉 不仅是对 最终荣誉获得者 的表彰和鼓励, 更是 为 乐坛品质作品“推新” 树立了 质量 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端:

深挖上游,重塑新音乐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音乐的快速发展,并涌现出短视频等多种新业态,音乐内容的生产似乎进入了一个极端,而用户对于精品化、多元化的音乐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有一个能够聚焦品质音乐、代表新时代的华语乐坛评价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浪潮评委会的出现 恰 逢其时 , 希望从审美角度为行业和歌迷推荐品质音乐 。 今年是浪潮音乐大赏举办的第二届 , 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举办 , 去年落地在成都 。

尽管是一个诞生不久的行业类 荣誉评选 , 但却适应了行业发展阶段, 从而 应运而生的行业类权威 荣誉 , 也 可以说是目前华语乐坛含金量较高的行业荣誉

为什么 ? 由于媒体环境的变迁和各方面的原因 , 不少 类似评选 已经在前些年中途停办 , 平台类的奖项也大都围绕“数据”的客观性来做 评判 。 邀请行业内从业者担任评审 , 且全方位参考“金曲奖”和“格莱美”评奖模式 , 并按照国际乐坛惯例 , 举办年度行业仪式感的 荣誉 典礼 , 目前的确只有浪潮音乐大赏 。

浪潮音乐大赏的评选结果来自浪潮评委会 , 由且仅由 数百位顶级华语音乐创作人 组成 , 涵盖词曲编 制 录混等全产业链环节 ,以“共树音乐行业艺术审美标准”为目标 评选乐坛发行的好音乐 。 每月 , 评委会 成员 都会评选2 0 首品质新 歌发布 腾讯音乐浪潮榜 , 坚持到现在已经 三 年多了 ,逐渐成为观察行业审美变化的风向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技术如何变迁,音乐行业的专业影响力始终伴随其中,浪潮评委会 数百位 名单 上有过去黄金时代乐坛金曲的打造者 , 也有年轻一代大热品质歌曲的制作人 , 覆盖了词曲编 制 录混全产业链 。 而 在 这两年不断 升级 的过程 中,浪潮 的 评价机制也日渐综合全面。

对于音乐人来说,最本质的生存逻辑——影响力。

真正优秀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不应该被埋没,浪潮音乐大赏就是一股来自行业的东风。整个过程,浪潮评委会从海量发行的新音乐中挑选出优质内容入围,经过评委会的评审,再加上行业荣誉典礼的权威认证,进一步放大“顶尖新内容”的影响力。

从消费者端来看,歌迷类似于社交媒体上的一个个连接点,他们也更看重行业荣誉的背书和认可,会把行业荣誉进一步扩散到整个歌迷群体中,从而为乐坛品质内容带来口口相传的出圈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树立乐坛标杆,看重未来的可塑性

从新生到成熟,浪潮音乐大赏正在成为华语乐坛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名片,有助于树立 一批 华语音乐的 群像 标杆。

对于华语音乐人 的进化路径 来说 ,从新人到崭露头角,从已成名到艺术家 到再攀 职业巅峰期, 一个 理想的进化方向是来自 作品的自动化传播 , C端的听众 筛选 , 加上 来自B端行业把关人的推荐,两端流量贯通影响下,成就更多 在创作上追求终身成长的音乐艺人 。

总的来看 , 浪潮音乐 大赏对品质音乐的强调,有助于提升整个音乐行业的创作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创作者们会更加注重作品的内涵和品质,鼓励更多的音乐人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向和风格, 未来发展的可塑性会更强 ,避免歌手和音乐人在同一个“赛道”陷入同质化无效竞争。

未来,随着浪潮音乐大赏等行业 类荣誉 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华语乐坛的品质音乐竞争力得到提升。毕竟,流量不是 一切 , 从幕后到台前 , 音乐产业发展具有多样性,才能支撑乐坛更繁荣的机会。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音乐版权】 ; ; ; ; ; ; ;

【音乐平台】 ; ; ; ; ;

【现场音乐】 ; ; ; ; ; ;

【音乐营销】 ; ; ; ; ;

【音乐科技】 ;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

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今日头条 |百度百家|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

《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2000订阅)

官网网站:www.livemusi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