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李长需

人工降雨落甘霖,惹恼粉丝乱怼人。

从6月21日晚开始,“薛之谦粉丝怼徐州气象局”相关话题,迅速登上了热搜。原来,当晚薛之谦在徐州市区奥体中心开演唱会期间,因部分粉丝觉得淋了雨,到徐州气象官方微博下留言,质疑人工降雨影响了演唱会观感。对此,徐州气象局还专门留言,解释本次人工降雨主要是为了缓解当地的旱情。

“花了好几千挨浇,徐州气象,你们是故意的吧!”“就不能在演唱会结束后降雨,徐州气象能不能体谅一下歌迷?”……看看这留言,就能感觉出粉丝们的火气不小,上千条的留言,怼得徐州气象局不得不关闭了留言功能。如果粉丝们认为是徐州气象局故意“搅局”,不换个时间增雨作业,显然是打错了板子,不可理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象局不是龙王,不是说增雨就能增雨,更没有控制能力。开展人工增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云层厚度足够厚,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二是云中有足够的水汽补充以及水汽的循环;三是有上升气流来帮忙,让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长大,从而形成雨滴。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气象可能持续很久,也可能稍纵即逝,气象部门不能因为一场演唱会,而错失极为合适的气象条件,他们必须抓住一切机会,能人工降就得马上降,因为旱情不答应。

相比于一场几千人参与的娱乐活动,涉及几十万上百万群众的民生需求更重要。

据当地媒体报道,徐州的干旱级别,已达到了重旱到特旱的级别。据水文监测,4月份以来,徐州全市平均降雨仅29毫米,较常年同期141.7毫米偏少80%。徐州农业部门统计,该市土壤缺墒面积已达249万亩,全市抗旱形势比较严重。当地除了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努力引水救济之外,最需要的还是一场能“解渴”的及时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遇到合适的气象条件,人工增雨就成了当务之急,也是第一要务。如果气象部门为了一场演唱会而错失增雨良机,而让249万亩旱地失去增墒的机会,从而造成绝收或减产,其影响可就不是几千人的淋雨问题了,而是数十万上百万群众的收成和生计了。这中间的分量和利害,气象部门肯定掂量得很清楚。

这场大雨,部分粉丝没带雨具,淋着雨观看不爽,把怒气撒在徐州气象局身上,显然怪错了对象。

演唱会前一天,徐州气象就提前发布了人工增雨公告,并确定了人工增雨时间是在21日上午到夜间,尽到了提醒和告知义务。粉丝们去看演唱会,理应提前做好“攻略”,这些“攻略”中,就应该查看天气预报等信息,提前备好雨伞等雨具以应对。即便没有发布公告,“晴带雨伞”应对夏季天气突变形势,也是生活常识之一。粉丝们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实际上,本次人工增雨,距离演唱会最近的作业点位于铜山区单集附近,与奥体中心的直线距离24公里,该作业点发射的火箭弹针对的是东移的雨区,主要对下游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上游的奥体中心演唱会没多大影响。演唱会现场下的雨,原本就是天气变化所致,跟人工增雨并没太大的关系。粉丝们淋了雨,咋能算到气象局的头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