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5年,朱敏才和妻子孙丽娜退休,两人一个外交官、一个高级教授,可谓功成身退,从此过上吃喝不愁、轻松惬意的养老生活。

然而,让谁都没料到的是,在退休后不久,这对夫妻便突然神秘消失了,就连亲生子女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十年后,这对夫妻才重新出现在医院里,可昔日穿着体面外貌儒雅的他们,如今却是彻底换了一副模样:

不仅身上衣服被洗的发白满是补丁,整个人看起来也有些不修边幅,好似两个普通农村老人。

但他们双眼却依旧炯炯有神,对于自己这十年的经历更是没有丝毫后悔,反而透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

那么,这两位老人在失踪的10年中究竟去了哪里?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决定“失踪”的老人

朱敏才在我国商务部工作了近40年,曾远去非洲为国效力,也曾到尼泊尔大使馆代表国家荣誉,等到退休时已经是正处级干部,功成身退。

而他的妻子孙丽娜,是中国第一批英语老师,在教室中操劳了近40年,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做出如此多奉献的夫妻二人,自然也会收到国家的回报:

他们的退休薪资待遇都很高,得以在北京二环有一个居所,生活轻松而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种让无数人羡慕的生活让朱敏才夫妇一时间有些不太适应,习惯于忙碌的他们在这种清闲的生活下突然有了种无所事事的感觉。

而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老两口并不想去打扰他们,因此每天只能通过电视来打发时间。

但就在某天电视里播放贵州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情况时,朱敏才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无论是那背着孩子上课、负责所有科目的年轻女教师,还是孩子们那一双双仿佛穿过了电视、带着求学渴望的眼睛,都在不断敲打着朱敏才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一身老骨头别的活干不了了,但去给孩子们上课还是可以的吧?反正闲在家里也没有事做,不如继续去给国家出点力。

随着这种想法的冒出,朱敏才忍不住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妻子孙丽娜。

作为有40多年教师经验、将半辈子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孙丽娜,对自己丈夫的提议自然是大力支持,她早就想回到舞台上了。

两人一拍即合,没有任何拖沓,直接就开始收拾行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准备好一切后,两人将女儿叫了回来,将自身的全部财产都转交给了她,嘱托到:

“我们要出个远门,万一到那边回不来了,这些就都是你的了。”

这下顿时让女儿急了眼,连忙询问父母要去哪,但朱敏才知道女儿肯定不会同意他们的计划,因此也不打算和女儿透露,直接打发走女儿后就出发了。

两人要前往的地点是之前就商量好的,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第二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教的10年

虽然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心理准备,但仅仅是这个路程,就给了两位老人一个下马威:

先不说后半段那崎岖蜿蜒的山路,仅仅是刚出发时那长达几十小时、腰酸背痛的火车经历,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这并没能动摇老人的信念,在车上他们相互照料,在山路上他们相互搀扶打气,在几天后终于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进入村子,了解到学校的情况后,两位老人又一次被震惊到了:

这里的学校跟外面的截然不同,甚至都不能算学校,只是一栋由石头垒起来的房屋。学校里只有一个老师名叫李云贵,是这个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一个中专生

如此贫穷的环境,也注定了老师的待遇并不会好到哪里去,这里曾经来过4个支教老师,但最终都没坚持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敏才和孙丽娜被安排住的地方也只是一个简易房屋,冬冷夏热,旁边一墙之隔还是公共厕所,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让两人必须带着两层口罩才能睡着。

这种条件让此前生活在北京的夫妻俩很难忍受,朱敏才很快就因此患上了风湿病,膝盖疼痛难忍。

但两人对此却毫不在乎,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教育,艰苦的环境只让他们更心疼这些孩子,更坚定留下来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朱敏才夫妇的到来,学校的师资力量直接翻了三倍,比以前多出了英语、体育、音乐等科目,学生们的学校生活也逐渐多姿多彩起来。

不过朱敏才夫妇也很快就察觉到,并不能用教育学校孩子的办法来教育农村孩子:

由于村里贫穷,孩子们常常需要去帮父母干活,甚至直接因此辍学,也正因如此,学校里并没有划分年级,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在同一个教室,学习同样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夫妻俩每天都在半夜讨论未来的教学方案,争取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合适的教学计划。

同时,为了激励学生也为了帮助他们的家庭,夫妻俩还总是自掏腰包买学习、生活用品作为奖励。

而村子里的村民对于两位老人也非常感激,时刻照顾着两位老人,在用水也成问题的村子里,常常会专门留下几桶水,给两位老人洗澡、清洁。

渐渐的,随着时间流逝,两人也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两位老人的帮助下,孩子们的成绩稳步提升,在小学毕业后成功走出了大山,进入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让所有人尤其是李云贵感叹不已。

随着望谟县第二小学的条件逐渐好转,两位老人又前往了别的学校进行支教。

在他们的无私奉献下,一颗颗教育结出的硕果涌向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带着村里人的期望走向了更光明的未来。

但相对的,两位老人的身体却是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环境恶劣,两人感到身体越发不适,因此偶尔也会回来北京进行检查,而每次的结果都不容乐观。

但两位老人却都抱着再坚持一下,在给孩子们多上一些课的念头一直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

渐渐的,孙丽娜眼睛出现严重问题,由于过度劳累,她右眼全盲,左眼也接近0.03度,近乎失明,朱敏才也患上了高血糖、高血脂等老人常见疾病。

即便医生不断催促,但两人仍然选择留在农村里,心中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2014年,正在上课的朱敏才突然脑出血,紧急被送往了医院,由于情况非常糟糕,他们终于迫不得已结束了支教,回到北京接受治疗。

直到此时,女儿才相隔10年,重新见到了自己的父母,看着母亲那因为操劳而衰老的容貌,看着病床上虚弱无比的父亲,她不禁流下心痛的泪水。

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朱敏才被救了回来,但在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孩子们如何了,迫切的想要重回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幸好这遭到了女儿的强烈反对,让朱敏才的病情得到极大好转后,才重新踏上执教的道路。

很快他们的故事就被许多人知晓,深受感动,阿里巴巴正能量公益羡慕更是奖励给他们10万元大奖,可这钱还没有到老人手里,就被他们捐给了学校作为修建食堂和电脑教室的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他们的颁奖辞如下:

“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你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同时,他们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得到了贵州道德模范称号。

可即便是如此多的荣誉,也没能让朱敏才夫妇感到自满,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依旧一直活跃在支教的第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9月25日,朱敏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在生命的最终时刻,朱敏才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协和医院以帮助医学的发展。

而孙丽娜则继承了丈夫的遗址,依旧活跃在教师的岗位上,为更多的孩子带去接受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