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始接到我老妈的电话,六神无主、嚎啕大哭、害怕和恐惧,海里不断的浮现出不同的画面。

2024年6月14号早上8点多,周五,我老妈基本在周五早上回去,她会给她打一个电话,因为下午要我去帮她接我的侄女。

老妈在城里帮我弟弟带小孩,每周周五回老家家,周日回城里。因为我的老父亲在老家,要回去帮他收拾,顺便给我们带点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五的时候我老妈给我打电话是很正常的,因为她要叮嘱我一下下午要不要接孩子。

所以在周五的时候,我接到老妈电话,我觉得是很正常的,我以为她又会跟我说,几点钟放学你去接一下。

但是,那个周五早上的电话让我后怕,老妈在电话里颤颤抖抖的说,我的老爸被渣土车撞了,但还没能确定,因为有一位路人打电话给我的舅舅,舅舅又打电话给我妈,妈妈再打电话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赶紧给我家那位打去电话,让他找人去问一下急诊科的病人叫什么名字,一会儿电话回来了,说是我老爸,正在检查,看着神智还清醒,悬着的心又放下来一点。

我不会开车,我老公要上班走不开,弟弟又不在,让我姐请假开车去镇上,顺便带上我们。

我姐接了我妈再来接我,市区还没开出去又让我下车,因为想要把我老爸从镇上转到市区来,那我去医院急诊先等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又中途下车,骑着一个共享电瓶车回到家,收拾整理了一些住院用的用品,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刚骑出去。我妈电话打来说,他们已经到市医院了,老爸的救护车也到了。

我连忙骑着我的小电驴赶到市里的医院去,从我家里到市里的医院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自己开车或者是骑电瓶车,都是差不多的时间。

等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看到我老父亲躺在医院的推车上,头上被包扎着,满脸都是血,正在急诊处等待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姐夫正在排队交费,我姐和我妈正好看着我爸排队,过了一会,我弟弟也从外地赶回来了,我老公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赶过来。

说到急诊处,我感觉那也不是急诊,因为急诊也需要排队,而且急诊的人特别的多,特别是外伤的科室,整个科室都挤满了人,每个人都说自己很急,医生说你们都急,我先救哪一个了?总要一个个排队来吧,我又在想这样的急诊还是急诊吗?

等了最少一个小时左右,终于轮到我父亲去清创,医生少患者多,我爸被推到急诊的清创室缝针的时候,医生甚至都忘记了打麻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缝针的时候,因为我不敢看这个血淋淋的场面,我姐在清创市看着我爸缝针,缝了两针,我爸没有说痛,我姐问医生是不是没有满打麻药,医生反问,难道没有打麻药吗?

我姐说你看一下那个麻药还放在在那个位置,你都没有打,缝针的医生来之前有一个护士在这里,他把缝针需要的这些东西准备好放在那里,原来医生以为护士打了,结果护士没打,医生来以后他根本没有检查,也没有询问,就开始缝针了。

可怜我的老爸忍着痛一声都没有叫出来,事后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好痛,老爸说也不是很痛啊!

我的老父亲今年78岁,在我爸三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就走了,我的奶奶是三寸金莲的一个女人,只会在家里洗衣,做饭,洗衣服都不能蹲着,只能跪在地上。

所以我爸从小就开始干农活,只读过一两年的书,无论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过,所以他从来不喊累,也从来不怕累,更不会喊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爷子在头上缝好针以后,再去做一系列的检查,等检查出来好了以后,已经到了晚上,幸好没有什么很大的创伤,只是全身多处骨折。

眉骨骨折、眼眶骨折、髋臼骨折、耻骨骨折、三根肋骨骨折,头上两个伤口,缝了二十来针。

等他老爸所有的检查做好,这也缝好了。但是医院没有病床,只能在急诊的留观室等待,我们开始询问老爸他是怎么被车撞去的。

上周是轮到我们家去照顾外我的外婆,我妈在城里带孙女,照顾外婆的任务只能落到我爸的身上,我爸当天早上想去镇上买药水带着自己种的蔬菜去外婆家烧饭,还没到镇上的时候,在一个路口被一辆工地上的渣土车撞上了。

被撞了以后,老爸躺在地上不会动,据说当时都昏过去了,在地上躺了一会儿自己醒过来,看到路上的一个过路人刚好是外婆村上的,让他打电话告诉我的舅舅,我的两个舅舅从老家赶到镇上的医院去照顾我爸。

渣土车的司机没有来探望我的父亲,也没有一个电话,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保险公司。

在急诊室的留观室住了一个晚上,说刘光是真的非常重口,一个三四平米里面的地方有三张床,上床的病人都在吊瓶,因为这是急诊留观,是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人,在没有病床的时候,只能在留观室观察。

在留观室的那个晚上,是我弟弟在医院守着的,基本没有睡觉,因为来来回回的病人和医护人员,根本睡不着。

第二天终于等到有病床腾出来,住进了创伤外科的住院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院部的病房,一个房间有四张床,每个病房基本都是满员,根本没有空床位。

创伤外科基本都是外伤,很多都是因为车祸而来的。

我爸他住的那个病房,有一个云南西双版纳的病人,那个病人年龄非常轻,疫情好像有点严重,一天24小时都在挂瓶输液消炎,据说在爬树的时候被伤到了,好像有木屑在体内发炎有浓。

云南西双版纳的人他们的皮肤非常黑,比我们要黑好几个度,我是躺在床上看着挺可怜的,他的蛋蛋都肿起来,听他说在医院21天做了三次的手术,还用了好几袋白蛋白,医生问他有没有钱,如果有钱可以适当的用几袋白蛋白,增加体质,让伤口好的快一点。

我感觉人在医院里都没有了脾气,医生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病人的想法就想让病好的快一点。

我老爸的病就是需要静养,因为他的骨折太多,特别是髋臼和耻骨。这是支撑我们人体的一个重量,绝对不能下地上厕所都不能下地,只能在床上解决。

我老爸也是一个倔脾气的人,给他买了尿壶和便盆,他说在床上拉大号拉不出来,小米你就拉在尿壶里面,大号他还是要坚持去卫生间解决。

因为不能下床,必须要陪护,我们三姐妹就轮流着陪护,我相对来说最闲,其他人都要上班,我无班可上,白天等我在那里,我老妈在医院里待了2个晚上,我老公一个晚上,我弟弟2个晚上,后面两天我老爸不让我们待了,我给他拿了一根拐杖,他自己拄着拐杖下床去卫生间方便。

我们的父母这一代都是多子女的,最少有两个三个子女。但是到我们这一代老了的时候,我们基本都是一个子女,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如果生病住院了,谁来照顾我们?

等我们6070后七老八十的时候,我们的子女刚好是中年的时候,他如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要忙孩子和工作,还有时间来照顾我们吗?

其实有时间照顾也最多一两天,不可能长时间的陪护。

在医院非常的复杂,要吃饭、要洗漱、要去做各种检查,而且是楼上楼下的那种,如果身体不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只能请护工一条路,别无选择。

我们好歹还有一个孩子,在接下来的00后或者90后,那些不结婚不生娃的人,他们年纪大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只能去养老院一条路了。

在住院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子女越多越好,这个没时间,那个肯定会有时间,几个子女里面肯定会有一个来陪你。

同病房的还有一个老阿姨,她也是被车撞去,他们家也是三个子女,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但能陪护的基本都是两个女儿,我们家在陪护的也基本都是两个女儿,因为儿子最小,他们的孩子还小,先照顾老人还是先照顾孩子呢,肯定先照顾孩子为主,不可能找个保姆去照顾孩子,自己去照顾父母,对吗?

医院虽然可以订餐,但总是吃医院里那个订餐也真不好吃,要吃腻的,家里有人的会做一点送点来,家里没人的谁来给你送餐?

在医院的这些天,真的看到了很多事情很多人,也有了非常大的感触,更加的感觉到子女多的好处,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健康,没有了自由,甚至连尊严都没有。

到了医院,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脾气也没有了,没有了往日的精神气,也没有了个性,所有的棱角都被医院的环境磨平了,只有默默的接受。

所以照顾好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保持好我们的心情,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想一下,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何等的幸运,这就足够了!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