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钱学森在国防部第五院刚刚开完一个会。会议结束后,聂荣臻元帅亲自将钱学森送到了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番寒暄,聂荣臻目送着钱学森坐上了他的专车——一辆蓝色的美国轿车。这款轿车造型别致,外观漂亮,特别显眼。

钱学森离开后,聂荣臻立即叫来自己的秘书范济生:“小范,那辆车是钱学森同志的车吗?”

国防部五院刚刚成立时,公车数量很少,就连钱学森工作出行都没法保证。因此聂荣臻专门派秘书范济生找总后勤部帮忙解决了钱学森的专车问题。

范济生很能干,他找到总后一位副部长给钱学森配了一辆天蓝色的美国轿车,这绝对是配得上钱学森“国宝科学家”地位的专车。

就在范济生以为聂荣臻会表扬他时,聂荣臻却严肃地说:“你注意了吗?”

范济生有些摸不着头脑:“注意什么?”

聂荣臻说:“你去把那辆车换掉,换成黑色。”

范济生一听便恍然大悟……

一、如影随形的警卫秘书

1955年10月,而科学家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美国回到了祖国。作为一个导弹专家,钱学森受到了党中央极大的重视。

周恩来总理专门叮嘱负责领导国防科研工作的聂荣臻 :“钱学森是爱国的,在政治上要关心他,在工作上要支持他,在生活上要照顾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聂荣臻成为了钱学森等导弹科学家的“后勤部长”以及“保卫科长”。

与此同时,敌人也同样盯上了钱学森的人头。新中国在核弹以及导弹方面的发展,吓坏了蜗居台湾的蒋介石。对于钱学森的暗杀计划,也排上了日程。聂荣臻获悉此事后,感到非常警觉,于是制定了一整套保护钱学森的方案。

当时,钱学森家住中关村,有一个警卫连日夜执勤。但那个警卫连是负责第五研究院的安全,并非专门警卫钱学森。

聂荣臻认为,一个警卫连是无法保证钱学森安全的。因此他和罗瑞卿商量后,决定给钱学森增派专门的警卫。

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从中国力学所派出警卫;一种是从国防科委派出警卫。国防科委属于部队编制,从国防科委抽调警卫显然更加合适。

当时聂荣臻认为,光是给聂荣臻派一个警卫是不够,而是应该配备警卫秘书。警卫一般都是士兵,而警卫秘书级别更高,乃是保卫系统的军官。

警卫秘书不是一般领导所能配备的。按照当时公安部的规定,只有“四副两告”才够得上警卫秘书。所谓“四副”是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两高”则是指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当时“享有”这个待遇的人,可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钱学森当警卫秘书,必须胆大心细、武艺过人。聂荣臻挑选来挑选去,最终选定了一名叫做刁九勃的军官。刁九勃原本在志愿军保卫部工作,负责保护志司的首长。

1958年从朝鲜撤回后,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导弹训练营保卫科工作。而到了1960年,刁九勃突然被第五研究院政委刘有光少将约见。

刘有光表示,刁九勃将被调往钱学森身边工作,必须把他的保卫工作做好,也要把他的生活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

就这样,刁九勃被派往了钱学森身边,形影不离地跟随在他左右。

当时对于钱学森来说,是最忙碌、也是最紧张的时刻。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苏联专家即将撤走,“1059”导弹的研制工作一下子都落到了钱学森的肩头。

同时也是钱学森最危险的时刻,蒋介石已经派出多名特务潜回大陆,妄图取下钱学森等大科学家的项上人头。

因此,刁九勃住进了钱学森的家中,钱学森走到哪里,他必定在钱学森之侧1.5米至2米的位置。倘若钱学森开会,他就守在会议室门口,可谓是如影随形。

刁九勃还有个规矩,钱学森上楼或上山,他必须走在钱学森的身后;钱学森下楼或者下山,他必须走在钱学森前面。钱学森只要失足,这个军人就能用身体挡住钱学森。可谓是全天候,无死角地保护钱学森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刁九勃非常细心,他刚一上任就对钱学森的工作环境、住宿环境进行了检查。他发现,这里的工作环境的保卫工作不错,但是住宿环境的保卫工作完全不合格。钱学森在中关村住的是中国科学院宿舍大楼,而中国科学院是民用单位,人进人出,很难警卫。

因此刁九勃建议,钱学森必须迁出中关村的宿舍大楼。因此在聂荣臻的安排下,钱学森住进了原本苏联专家居住的宿舍楼。这里属于国防部五院,是部队单位,门卫森严,一个单元三层、六套房子,便于警卫。

钱学森所居住的房间比原来大很多,因此可以将父亲、夫人蒋英的母亲以及蒋英的奶妈接来一起住。于是底楼的两套房子,1号房由刁九勃等工作人员居住,2号房由钱学森父亲以及蒋英母亲、蒋英奶妈三姨妈居住,二层3号房由钱永刚、钱永真居住,4号房由钱学森夫妇居住。

在钱学森的居所之外,有一个警卫连执勤。晚间,小区还有哨兵巡逻。刁九勃还规定,外人要见钱学森,除了必须在大门口的值班室登记、交验证件外,值班室还要给钱学森家中打电话,征得同意后才能进入。

就这样,钱学森在住方面,被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了起来。

二、食:钱学森享有元帅都没有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住的方面,聂荣臻对钱学森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吃的方面,也是在保证其美味营养的基础上,尽全力保证钱学森一家的安全。

在钱学森家中,刁九勃被大家称为“大管家”,手下有炊事员、保姆、工作秘书、管理员、司机各一人,形成了一整套工作班子。除了炊事员和保姆不是中共党员,其他都是。他们在家中还成立了党小组,以刁九勃为组长。

钱学森家中的炊事员名叫王永顺,他曾回忆:

“首长愿意吃什么菜呢?他是南方人,爱吃蔬菜,清淡的,不要放酱油,不放花椒、大料,不吃葱姜蒜,吃鱼也不能放葱姜蒜,喜欢吃饼,爱吃面条,经常吃黄鱼面。”

每天刁九勃都会嘱咐管理员去东单或西单市场买菜,然后交给炊事员。炊事员则负责钱家老小的一日三餐,每个人都要照顾到。

钱学森特别是喜欢吃鲥鱼,虽然贵一点,但管理员时不时就会买一条。

钱学森的父亲喜欢吃面条,王师傅便会把面条放佐料煮一煮,再用卤汁卤一卤,味道比白开水煮地面条要好很多。

蒋英的母亲是日本人,喜欢吃热的、软的东西。王师傅专门为她炖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这样,聂荣臻仍担心钱学森吃不好。三年困难时期,聂荣臻专门从军区的慰劳品中送了半条猪给钱学森。刁九勃就把这半条猪交给食堂,然后分批从食堂领取猪肉回家。

刁九勃说,钱学森家的伙食其实一般,钱学森如果不出差,三顿饭差不多都和家人一起吃。

然而到了1964年,中国“两弹”进入了关键时刻,钱学森身边的工作班子又增加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