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两天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票房超过1.3亿,排片和票房占比均为同档期第一,但票房赢了口碑却输了,“云边有个小卖部 难看”话题冲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看一下话题下方评论,有观众吐槽“真没见过这么难看的电影,尴尬的配乐浪费演员演技,稀碎的片段不知所云,已经位列我这烂片之首了,真没见过这么难看的电影,130分钟如坐针毡,隔行如隔山,以后小说还是别拍电影了。”感觉这位观众已经被气的有点语无伦次,最后说的“小说”应该是想说导演张嘉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观众抱怨“云边真的好难看,我就想看个片放松一下,结果又是抹黑警察办事不力,又是伏地魔,又是三角恋,又是单亲家庭,还有用疾病离去来催泪。”接着这位网友用很长一段文字质疑电影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观众喊话导演退钱,表示电影同时拥有“尴尬的演技、狗X一样的剧情,不合时宜的bgm和音效”最后还调侃以为在电影院刷短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翻看豆瓣,同样也是涌现大量差评。有网友甚至质疑“张嘉佳为啥还能在电影圈找到工作,电影语言差算是天赋问题,但要不停自恋的拉着一群好演员毫无节制矫情那就是认知问题了,跟王家卫学了三年就只学会用字幕卡了吗?”

需要注意的是,《云边有个小卖部》开场就用了几分钟的动画短片,这种呈现方式见仁见智,但作为一部真人电影,个人认为插入几帧动画无可厚非,但像这部电影这样用长达数分钟的动画,确实有糊弄观众之嫌。所以这一点被网友吐槽并不冤枉。有打二星的网友吐槽的特别狠,甚至说“电影圈真的不能封杀张嘉佳吗?好难看的电影,全都是纯音乐铺垫情绪加长镜头推进,尴尬的镜头,稀碎的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有关剧情的吐槽,写的比较客观,得到了700多个“有用”,这位网友认为《云边有个小卖部》“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主次不分,特别是主线剧情前面全面崩塌,一直到还剩十分之一的才终于想起圆了回来,没有铺垫煽情煽的也不够高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野心太大,但能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但普通网友在排着队吐槽,就连知名大V也用非常狠的语句怒骂电影,同时也怒骂导演张嘉佳。知名影评人蛋蛋秀在社交平台发文写道“2024年上半年最烂电影诞生,我搜刮了自己脑海里所有贬义词想送给《云边有个小卖部》,发现都不解恨。张嘉佳如果靠写字能过得很好的话,跪求别来祸害中国电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心而论,没有任何一位导演会故意想拍一部烂片来恶心观众,大家初衷都是好的,但后面执行的过程,就是考验导演水平的过程,开始的设想是一个样、剧本是一个样、最终的成片又是一个样,可能最后的成品和最初的设想已经相差十万八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值得尊重,但揭露、怒骂烂片的意义在于,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毕竟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现在赚钱多难啊!自己花钱消费,谁愿意在美味佳肴和问题食品之间选择后者?对烂片的指控,很大意义在于帮还没有买票的观众避雷。当然,不排除有张嘉佳的粉丝,或者书粉就想看这部电影,但对于一般观众来说,电影的差评就像是网购看差评,往往更真实、更值得参考。

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如果揭露烂片能让观众避雷、降低电影排片和上座率,其实是将优先的电影院资源给更多好片让位,让良币驱逐劣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在院线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就一个月,延长密钥再加一个月,但绝大多数电影都没有长跑的能力,加上每周都有新片上映来瓜分排片,所以首周末的排片非常重要。我们看一下6月23日星期日的排片占比,差评如潮的《云边有个小卖部》占据近30%的排片,拿到近一半的票房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皮克斯新片《头脑特工队2》,评分很高的《排球少年》和口碑尚可的《沙漏》,都只有不到10%的排片,而口碑佳作《走走停停》,排片占比仅剩2.0%。试想一下,如果将一部分排片分给《走走停停》,是不是更有利于电影生态发展、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