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专、女生、寒门、未成年、天才、国际比赛、脚踢斯坦福拳打剑桥等等,姜萍事件叠了如此之多的buff,已经到了要么无条件支持要么只有最专业的高等数学大佬才能质疑的程度,那么普通人人除了摇旗呐喊有没有质疑的权利呢?今天我作为一个不懂高等数学的普通人就偏要谈谈数学天才姜萍,我虽然不懂数学可是我懂逻辑。

我要说整个事件最魔幻的地方在于官媒的迅速下场,先看官媒对此事件的报道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现了吗,有的报道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引导性,要注意这可不是自媒体是官媒,官媒这样报道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官媒已经确认了该事情为真。第二对此事的报道具有重要目的性,该目的的重要程度远高于事件的真假。有的人可能会说,也有可能存在官媒未经核实就报道情况,那你就太低估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了。

论专业性,官媒掌握了庞大的社会资源,对于在国内发生的事件且是较为严谨的数学领域,迅速辨别真伪对他们来说真不是难事。举个例子全国那么多高等学府中的数学教授如果官媒需要他们帮助辨别真伪,有人敢阳奉阴违或拖延时间吗?论严谨性,我们来看前段时间被自媒体吵的沸沸扬扬的美沙关系破裂,沙特拒绝和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看看官媒的原始报道有多严谨,看到了吗,这是只有客观性的叙述不带任何情绪的报道,消息来源说的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事件长时间占据热搜,官媒带有引导性的下场,如果姜萍是作假,受益方就不单单是学校或是指导老师了,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考虑到付出与回报对等原则我目前能想到的大受益方
A.此事加速推动高校自主招生,以后企业或各方举办比赛的奖项都可以成为自主招生的依据。
B.此事件可以在不提高中职或高职教学水平的情况下,在中考前迅速改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之后会顺理成章的推出某些政策,如:分流比例再度调整。
最后我的结论是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那么作假就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暂时没有我还是愿意暂时相信姜萍事件有一定的真实性,毕竟谁能拒绝这样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