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苏轼的社交关系图吸引了很多人讨论。网友慨叹,知道苏轼人缘好,却没料到他的朋友这么多!

作为北宋著名e人,许多认识苏轼的人,都走不出“苏轼圈”,因为他实在太有人格魅力啦。这样的朋友,如果你在人生里有幸遇见,也请好好珍惜。

好想得友如东坡

1

兴致超高的饭搭子

苏轼爱吃、会吃,是一个难得的“自笑平生为口忙”优秀饭搭子。

哪怕生活困窘,也能找到一个花很少钱就能解馋的方法。

谪居黄州,他怀着熊熊热情,发明了肥猪肉,“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谪居惠州,又借机创造了另一道私房菜——“火烤羊脊骨”。哪怕彼时身穷,吃不上羊肉,只能买回一些羊骨头,用小火慢烤,再细细剔出骨头上的肉屑来吃,他也居然吃出了蟹肉的味道。

别人在家里做了河豚招待他,看他沉默嚼了半天,还以为他不爱吃,正失望伤心,苏东坡忽然放下筷子,来了一句:

真是好吃得让人想死!

“东坡忽投箸大声叹曰:‘也值得一死!’于是合舍大悦。”

和这样的“吃货”朋友在一起,心情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有见识,足迹遍布南北

苏轼的一生,像一颗随风游荡的顽强种子,飘过许多地方。

眉山、开封、黄州、惠州、儋州、凤翔、定州、扬州、阜阳、栾城、杭州、诸城、徐州、湖州、宜兴、蓬莱、常州、郏县。

无论是遭际所迫前往,还是主动游历四方。他都诠释了一种精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漂泊的岁月里,会遇到新的朋友,也要和朋友不断面对离别,对此,苏轼的态度是豁达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偶尔留下几个爪印,转眼还会各奔东西。

朋友豁达潇洒如此,要的不是天天见面,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求羁绊,但求相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自三联中读

3

灵魂有趣,能量饱满

靠近苏轼的人,总能得到一些奇怪的能量。这份能量多是被他的生活情趣所感染:

他是个喜欢倒腾的人,闲不住的人。自己造墨,自己酿酒,钟情建筑,挖鱼塘、筑水坝、养家禽,更多的时候,他读书、练字、写诗、与朋友彼此唱和。

下雪天,岁寒,人与人不方便见面,他就在坡地营造了房屋,取名“雪堂”,专门用来招待朋友。

他身上有一股“热腾腾”的生命力,总能将生活的小环境营造得活色生香、温馨逍遥。

难怪诗人余光中说:

“我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就很好,他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心直口快,有话直说

和苏轼相处不累,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有话直说,不藏着掖着。

他极其坦白地说:

“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我的语言从我的心里面发出来,从口里面冲出来,我吐出来也许会得罪人,但我吞进去就得罪自己。我宁愿得罪了对方,也要把真心话给吐出来。

他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练书法。

苏轼说,你黄鲁直近来的字,虽然写得很清劲,但是你的笔势太瘦了,就像在树梢上挂蛇一样,没有生命

黄庭坚就回答说,苏轼你的字,我固然不敢轻易议论,然而有时候会觉得字形扁且浅,非常像石头压了蛤蟆

然后他们就哈哈大笑,感到队友的话一针见血。但他们两个就是开玩笑,双方都不会生气,都觉得对方真的是指出了毛病。

遇到心直口快、没有城府的朋友,是际遇,也是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拓《晚香堂苏帖》苏轼书《献蚝帖》册

5

治愈系神会安慰人

苏轼说话是直了点,但人家可不鲁笨,是懂情绪价值的。朋友真的需要安慰时,他一点不含糊。

知道朋友曹九章被贬了,心中肯定郁闷,他用自己的困境宽慰他。

“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和好友泛舟游于长江之上,朋友突然悲从中来,问他:像曹操、周瑜这样的俊杰,说不在就不在了;我们这样的小人物,还不更像是沧海一粟?

苏轼则说,当你从变化的角度去看,一切都是一瞬间的事;但当你从不变的角度去看,万物和我们自身都是永恒的。不要忧虑,尽情享受我们拥有的当下吧。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看,这样几句话就能拨开你心中愁雾的朋友,谁不想有一个。

6

深夜漫游者,制造惊喜

苏轼是一名资深黑夜遨游客,月夜徘徊者。

40多岁的老苏,仍腿脚灵活,眼光明亮,胆气充足,敢在夜晚的赤壁岩石间上下往来。“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

天地大美,他自己玩,还嫌不够,常常拉上朋友。这不,1083年10月的一个夜晚,苏东坡正要入睡,这时月光照了进来,美。于是到承天寺找友人张怀民,“怀民亦未寝”,多么美妙的惊喜!

有网友说,其实是我们错会了,不是苏轼夜里失眠兴致所至,明明怀民才是那个睡不着的人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待人真诚,没有分别心

交朋友,最怕遇到势利之人,这方面苏轼很朴实真诚。

他的朋友圈里既有显赫名流,也有乡间樵夫,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

看重的不是对方身份地位,而是相处舒服,我们聊得来。

在《答李端叔书》中,他写道“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每天都活得很简单,与最底层百姓相处,甚至曾被醉汉推搡,也不气恼,这大概是传说中的旷然纯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元气淋漓,超级乐天派

林语堂形容苏轼是“火命”,主打一个“元气淋漓,富有生机”。

虽然他的一生,充满了起伏与转折。曾官至高位,也曾被贬至荒凉之地。然而,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总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苦中得乐。

他的诗词,如同他的人生,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更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恬淡。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你都会觉得,自己的难没有那么难了。风雨会有,但总有定风波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1036-1101)清 叶衍兰 绘

9

给出去的爱,是会反弹回来的

苏轼爱朋友,朋友也把这份爱回返到他身上,提到他,赞不绝口。

黄庭坚夸他眉眼生得好,“眉目云开月静”;孔武仲夸他个长得高,“颀然八尺”,换算一下,就是 1 米 84 ;夸得苏东坡自己都骄傲了:“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画家文同夸他知心,“世无知我者,惟子瞻见识吾妙处。”

不光嘴上夸,对他还特别好。被贬到黄州,好多朋友冒着丢财、丢官甚至丢命的风险来看望他。离开黄州的那一天,整整有 19 个人来送他。

你对朋友付出过真心,朋友以加倍的真心回应你,这大概就是友谊动人的地方吧。

(作者:王雪琴)

注:

您的每一次鼓励,都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中山市妇联编辑

来源:央视新闻《夜读》、《苏东坡传》、新世相公众号

编辑:曾翠华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李诗冉

二审:陈颖

三审:李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