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山市城市管理局发布《唐山市中心城区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范围与年限
规划范围为唐山市中心城区,涉及路南区、路北区、开平区、丰南区和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城区区域。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规划目标
规划构建安全、便捷、连续、舒适的交通型慢行体系,打造健康、活力、贯通、融合的休闲型慢行体系。
规划策略
分区发展:结合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采取差异化的慢行发展策略并予以相应指标引导。
构建网络:依托城市慢行道实现慢行网络全覆盖,慢行系统成环成网。
优化空间:改善慢行道的路权分配,完善慢行过街设施,增加休憩设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增强互动:增加慢行廊道与周边地块的道路连接,加强慢行廊道向城市腹地渗透、与沿线商业公服等设施的互动,激发经济活力。
城郊融合:延伸慢行廊道,为郊区与城市之间的慢行出行提供通道,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型慢行系统规划方案

1、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
依据人流集聚程度、区域功能定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交通换乘枢纽布局等,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四类慢行区。适应不同区域慢行需求,落实差别化发展要求。
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与空间规划
沿城市道路布置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可分别划分为两级:步I级、步II级以及自Ⅰ级、自Ⅱ级。根据城市不同等级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特征提出差异化的路权分配和空间管控要求,形成层次明晰的步行交通网络系统。
3、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
优化步行道的通行和休憩环境,如铺装、绿化设施等。合理布置街道家具,整合建筑前区空间,保障出行人的安全,提升慢行道品质。
4、过街设施与衔接规划
除快速路外的其它各类城市道路优先采用平面过街方式。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均设行人过街设施。对不同分区和分级的道路上过街设施的间距提出要求。优化步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加强步行交通系统与机动车交通的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休闲型慢行系统规划方案

1、慢行廊道网络规划
在唐山市中心城区构建“两环三带多脉”连续、贯通的慢行廊道,连接城市节点,注入主题特色,彰显唐山风韵。
“两环”指滨河绿道,以游憩、健身、休闲功能为主,沿环城水系两岸绿地以滨水空间为基底设置。滨河绿道沿线慢行节点众多,充分体现城市自然生态格局。
“三带”包括超级绿道、文化廊道、骑行高速。超级绿道的主要功能为游憩、健身,东起东湖、西至南湖,串联区域内具有自然、风景、历史、文化游憩等价值最高、最独特的景观区域。文化廊道的主要功能为游览、健身,沿地震断裂带绿地空间设置,展现铁路文化、地方文化及抗震文化。骑行高速的主要功能为健身、通勤,可供快速骑行通过,沿唐丰路沿线绿地、机场路辅路设置,连接唐山新城重要城市节点。
“多脉”即绿脉走廊,主要功能为游憩、健身、出行,可供慢行出行人日常休闲,结合道路两侧绿地单侧或双侧设置,主要连接城区内部的部分社区公园、公服中心、商业中心、景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驿站与休憩设施规划
在休闲型慢行系廊道上合理布置驿站与休憩设施。一级驿站承担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功能。结合大型公园绿地、文化体育设施、交通接换乘节点等进行设置。二级驿站,承担售卖、租赁、休憩和交通换乘功能,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公交接驳节点等进行设置。三级驿站,应满足使用者的基本休息,根据功能需要灵活设置。

来源:唐山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