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全称大韩民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约10.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43万。在行政区划方面,韩国分为一个特别市,四个特别自治市(道),六个道和六个广域市。

韩国首都为首尔特别市,除此之外,韩国还有一个行政首都,名叫世宗特别自治市。现在韩国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韩国总统府,仍然位于首尔市。韩国计划将85个国家机关搬迁到世宗市,包括74个行政机关和11个司法机关。韩国计划这一搬迁工作到2030年为止。那么这是怎么回事,韩国定都首尔,为什么还要设立行政首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首尔的地位太重要。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汉江穿城市而过。汉江是朝鲜半岛主要河流,有两个源头,分别是起源于太白山的南汉江,以及起源于金刚山的北汉江。

南汉江和北汉江汇流后,被称为汉江,流经首尔等城市,注入黄海江华湾。朝鲜半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汉江流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自古是朝鲜半岛的人口聚居区。

首尔最早被称为汉阳,这是因为首尔的城区原本位于汉江北岸,按照水北为阳的命名方式,这座城市被命名为汉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丽王朝时代,首都位于开京,不过汉阳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城市建设的发展,当时已经成为高丽主要城市。到了11世纪,高丽王朝把汉阳定为了“小三京”之一。高丽王朝的多位国王一度迁都汉阳,比如高丽禑王八年(1382年)八月迁都汉阳,九年二月还都开京。恭让王二年(1390年)迁都汉阳,后仍还都开京。

可以说早在高丽王朝时期,汉阳的地位已经非常重要。到了李朝时期,太祖李成桂最终于1394年迁都汉阳,将其改为了汉城。从此之后,汉城一直是李朝的首都。1945年韩国建立后,宣布定都汉城,2005年韩国宣布将汉城的汉字名改为首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李氏朝鲜王朝500多年的都城,首尔拥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比如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汉城城墙等等。因此对于韩国来说,首尔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不能轻易迁都。

第二,首尔距离三八线太近。明清时期,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藩属,1894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战败,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1897年,在日本的扶植下,李氏朝鲜第26代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不过李熙只是日本的傀儡,到了1910年,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完全被日本吞并。1945年日本战败后,朝鲜半岛实行南北分治,北部为朝鲜,南部为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汉城在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次易手,饱经战火。朝鲜战争结束后,南北以三八线为界,首尔距离三八线非常近。考虑到首尔的重要地位,不能轻易迁都,韩国计划建设行政首都。

第三,首尔太拥挤。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首尔汉江北部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到了70年代,首尔城市开始向汉江南部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尔以及周边的京畿道,仁川广域市,是韩国重点建设地区。包括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等产业健全。

据统计1973至1979年,韩国制造业年均增长了16.6%。西方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才完成的产业结构改造,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韩国将这一工业奇迹,称为汉江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首尔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京畿道人口约1355万。整个首尔都市圈,包括首尔,京畿道,仁川,总人口达到了2600万,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约占韩国的一半左右,可谓非常拥挤。相比京畿地区的繁华,韩国中南部发展比较缓慢。因此缓解首尔的拥堵,带动中南部的发展,也是韩国建设行政首都的一个原因。

2007年韩国的行政首都正式开工建设。这座行政首都选址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与公州市交界处,位于整个韩国的中心位置。为了纪念创制朝鲜文字的世宗大王,韩国将这座行政首都命名为世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