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官方可靠的信息来源,具体资料在文章中详细描述”

在当今世界,以母系为主导的社会结构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成为历史的尘埃。

通常,我们只能在书本上见到对这种社会形态的描述,然而,在广西与贵州的接壤地带,一个被命名为“菌菇村”的村落,却依旧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他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这里的女性生活得自由自在,穿着时尚大胆,即便是已婚并育有子女的女性,也能自信地展示她们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村落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居民们安心地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

以母系为主导的村庄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魅力?他们的风俗习惯又为何如此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系社会的定义

人们常问,何为母系社会?简单来说,在母系社会中,人们可能只了解自己的母亲,而对父亲的身份则知之甚少。

男女结合后,男性通常按照习俗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他们的后代也随母亲的姓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母系社会中,家庭的领导者是女性,她们习惯于无限放大女性的权利,男性则依赖女性生活。

财产的继承也是通过母系传递,从祖母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菌菇村”的历史沿革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个村落依然保持着这种传统,它就是位于广西和贵州交界处的菌菇村。

广西和贵州都是多山的地区,两省的交界地带更是群山环绕,正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菌菇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好奇,实际上,“菌菇村”是一个谐音词,在当地人的方言中,它代表着“平安、幸福”。

他们因战乱逃至此处,希望在这里过上平静的生活,享受简单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战乱,许多男性在战场上牺牲,留下的多是孤儿和寡妇

这些女性带着孩子逃到这个远离战火的地方,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来到这里的大多是女性,成年男性很少,为了建设家园,她们不得不付出极大的努力,她们既要负责家务,又要参与狩猎,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

第一代逃到这里的人主要是女性,男性较少,但随着下一代的出生,性别比例逐渐趋于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生活的初代女性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她们是共同建设家园的伙伴,彼此关系密切。

她们的下一代在结婚时,通常会在村内寻找伴侣,村内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亲戚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生活方式使得菌菇村在外人看来,其社会运作方式非常类似于母系社会

最关键的是,菌菇村是由女性建立的,这样的背景使得村落自然形成了母系社会的社会形态。

女性的“自由”生活

尽管时光流转,菌菇村仍然以母系社会为主,与过去的母系社会相比,菌菇村的女性面临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较小,属于较为和谐的类型。

村里的女性不需要考虑每天要准备什么饭菜,耕种多少土地,因为这些工作都是由男性承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舒适,每天早晨起床后,对着大山呼喊,然后成群结队地去山上采摘野果或挑水。

当她们散步回家时,体贴的丈夫已经准备好了早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餐后,她们会跟随丈夫到田间地头,尽管一同出发,但女性不需要耕作,丈夫在田间劳作,她们则坐在田埂上唱歌或到溪边捕鱼,生活非常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菌菇村的居民以耕作为生,女性之间不存在嫉妒或攀比,她们都是关系亲密的朋友。

女性会陪伴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时,她们也会亲手制作手工艺品来装饰家园。

家中的衣物和大部分家具几乎都是由这些女性亲手制作的。

她们从事这些活动是出于热爱,而不是被迫,她们在制作过程中享受着乐趣

这里的女性热爱美丽,她们的服饰风格非常开放,尤其是已婚女性,穿着更加大胆,白裤瑶是她们当地的特色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裤瑶的设计非常简单,由前后两块布料组成,随意搭在肩膀上,就成了她们的服装。

至于内衣,当地女性很少穿,外衣仅由两块布构成,里面什么都不穿。如果女性坐着或站着,看起来还好,但如果弯腰,就能从侧面隐约看到她们的胸部。

如果有人思想不纯洁,可能会认为这是衣不遮体,裸露胸部怎么可以?

但在她们当地,这是最普通的衣服,是村民对母性的无限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们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她们最亲密的丈夫也会选择尊重她们的意愿。现代文明中的“菌菇村”将何去何从?

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比,“菌菇村”确实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位现代摄影师来到这里,记录下这里的点点滴滴后,人们纷纷前来探访。

菌菇村的人们世代喜欢宁静,他们也不会与外族通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大量外来者的到来,原本平静和谐的生活自然受到了影响,甚至许多村民考虑重新寻找地方建村。

因为外来者会嘲笑他们的母系社会,看不起他们的生活方式,认为他们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思想闭塞,包括行为也跟不上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有人建议他们将村子打造成文化旅游村,吸引更多游客,以此赚取更多收入。

但他们祖祖辈辈追求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喜欢与世无争,并不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心而论,如果他们从未走出去看过,确实有些落后,但他们世代这样生活,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尊重。

究竟要选择怎样的生活,最终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

如果退一步来说,菌菇村的人可以尝试走出去,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只要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菌菇村能够继续存在,确实是一件不易的事,这可能与村子的地理位置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深山中的闭塞与喧闹的城市相比,村子里的人生活得非常单纯,由女性一手建立的村子自然不会被男性轻视。

这里的母系社会不再仅仅强调女性权利,还突出了女性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女性的权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