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江青虽有挂职,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并未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为了防止她闲着没事做,毛主席颇为支持她的一些兴趣爱好,例如摄影。众所周知,江青参加革命前,在上海是做过演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江青找到国内的著名摄影大师石少华,请他做老师指导自己。石少华以工作太忙为由婉言拒绝。石少华拒绝的真正缘由,倒不是忙,而是他对江青略有耳闻,是个不好伺候的主,还是不招惹为妙。

江青见自己请不动,就写了份报告,让毛主席帮忙。于是,毛主席把石少华请到自己住处,好好谈了谈,表示希望石少华看在自己的面上,收她做学生吧。毛主席给出了三个理由,一是江青有病,无法从事紧张劳累的工作;二是调剂她枯燥的生活,消磨时间;三是多学点有用的东西。

毛主席的面子还是大的,石少华最终同意收下江青这个徒弟。在石少华的悉心教导下,江青的摄影技术进步飞快——当然也有她自己感兴趣、有点天赋的作用。不过,江青的这位老师,并没有因教了江青这位学生,就在1966年后,得到任何不受冲击的特殊待遇;相反,石少华的那10年过得相当凄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石少华这位老师外,江青还向不少当时的摄影大师请教过,例如吴印咸、徐大刚、杜修贤等。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但总归学到了点东西,摄影技术比寻常摄影师强不少。但也只是强不少,还称不上大师,更达不到供人欣赏的展览地步。

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主席让周总理安排一下,在尼克松住的楼房里(即钓鱼台18号楼),挂上几幅清朝古画。周总理立即去安排,挑选出13幅国画挂上。

1974年10月,江青突然萌生了一个展览自己画的想法。她让杜修贤将自己的摄影作品放大。共计78张不同尺寸的照片。江青收到画后,一边挑选一边喃喃自语。这时杜修贤才知道,江青这是想把挂在钓鱼台18号楼的13张国画摘下,挂上自己的作品,“迎接”即将到来的两位外国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人面面相觑,一致决定报告给周总理。周总理见状,考虑到这种小事,不好直接去打扰正在养病的毛主席,于是就对王海容、唐闻生(毛主席身边的翻译人员)说,请你们在方便的时候,把画的事情报告给主席。

在一次外事活动后,王海容、唐闻生抓住机会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们走后,毛主席就让人把江青叫来。江青以为毛主席的难得召见,是有什么好事和最新指示,所以去的时候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

江青没想到,毛主席一见她,就是劈头盖脸地一顿训:“你在钓鱼台搞什么名堂?你有什么权力摘下国画,挂上自己的作品?夜郎自大,这是要不得的。回去给我通通摘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毛主席的指责,江青大哭起来,离开时也是流着眼泪的。回去后,她安排人去把画摘下带回来。尽管她舍不得,但一想到毛主席“夜郎自大”的评价,就感到非常难过和羞愧,所以就把画放到居所天井里,一把火全部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