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侵略者,真是可恶!”,1938年,道士毕云将菜刀打磨成匕首,并在晚上干掉了2名日军哨兵。后来,加入了抗日大队,并屡建奇功。

在山东威海,1915年的早春,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毕云。家境贫寒的父母无力抚养,将他送至威海城北的天后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掌门,这孩子就托付给您了。”母亲含泪说道。

老道士接过襁褓中的毕云,轻声答道:“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他。”

毕云在天后宫度过了他的童年。七岁时,他正式成为老道士的徒弟,开始了修行之路。

“师父,这是什么经书?”小毕云好奇地问。

“这是《道德经》,你要好好诵读,领悟其中的道理。”老道士温和地解释。

在平时的修行中,老道士发现毕云不止是对经书,还对武术的兴趣颇厚,而且他的天赋也不差。因此,专门找了个武师来教他习武。

“看招!”毕云挥剑向武师攻去,动作迅猛而准确。

“好!有进步!”武师赞许地点头。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道士仙逝,毕云接任了天后宫掌门。

1938年的春天,日军的铁蹄踏破了威海的宁静。

“师父,日军占领了威海。”徒弟李文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

毕云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这些侵略者,真是可恶!”

不久后,李文因拒绝向日军脱帽鞠躬而遭到毒打。毕云听闻后,怒火中烧,冲向城门。

“你们为何打人?”毕云质问日军。

“不服从命令的就该打!”日军军官嚣张地回答。

一场冲突后,毕云被日军吊打,仇恨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我要为他们报仇!”毕云咬牙切齿地说。

他取来一把菜刀,精心打磨成锋利的匕首,准备刺杀日军。

一天晚上,机会终于来了。“就是那两个日本兵。”毕云潜伏在暗处,静静等待机会。

当这两个哨兵巡逻落单的时候,毕云迅速接近并解决了他们。接着,他又在日军据点附近潜伏,等待下一次机会继续杀敌。

“终于等到你们了。”毕云看着三名日军离开据点,心中暗自盘算。

他利用地形和智谋,成功诱杀了这三名日军,其中包括一名警惕性极高的伍长。

“五个了,还不够!”毕云心中默念,他决定投身抗日队伍,为国家和民族尽忠。

毕云先加入了国民党郑维屏部,但郑维屏的消极抗日让他失望透顶。一次战斗中受伤后,他被共产党领导的威海抗日大队所救。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救我?”毕云疑惑地问。

“我们是威海抗日大队,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战!”一名战士慷慨激昂地回答。

毕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毅然加入了抗日大队。他带领部队屡建奇功,很快升任为威海一区区中队长。

“队长,有日军大扫荡的消息。”一名侦查员紧急报告。

“快,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转移!”毕云果断下令。

然而,在转移途中,他的掩护部队被日军包围。战斗愈发激烈,毕云为了掩护战友突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队长!”战友们悲痛地呼喊。

毕云,这位从道士成长为抗日英烈的英雄,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