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绢画在敦煌遗画中非常出名,它的出名是因为这幅画是第一批从莫高窟藏经洞流失的敦煌绢画。

当年王道士偶然发现藏经洞后,曾去找过敦煌县令严泽。1902年,王道士从藏经洞中挑选了几幅字画,徒步行走50里,再次赶往县城找到继任县令汪宗翰,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在王道士送给敦煌县令汪宗翰的书画中,就有这幅画在里面。后来汪宗翰在1904年将这些书画又转送给了甘肃学台、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而后转入福州梁氏之手,再转入浙江吴兴蒋汝藻之手,而后流落日本、纽约,最后弗利尔美术馆从纽约购买。

此画一大特点是色彩特别鲜艳亮丽,在敦煌遗画中非常难得。不懂佛教的王道士当年也许正是被这幅画的鲜艳靓丽的色彩吸引了眼球,捧着此画去见县令汪宗翰的。此后这幅画历经颠簸,辗转无数人手,漂洋过海,但此画保存状态十分的完美,实属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尊地藏菩萨侧身半跏坐,披帽,左手托宝珠,右手外伸。右上角题“南无地藏菩萨”,下面还有“忌日画施”四个小字。右侧是金毛狮子和道明和尚,道明和尚的上方榜题“道明和尚”;左侧站立执锡杖的武士,上方榜题“五道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藏菩萨头戴风帽,称被帽地藏菩萨,左手托珠,侧身半跏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明和尚站立在地藏菩萨右侧,脚下卧有一笑吟吟的金毛狮子,形象十分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道将军,又称“五道大神”。“五道”是受佛教“五道轮回”的影响,是唐朝至五代时期民间信仰中广为流传的冥界神灵。一般认为其与中国古代的泰山府君、佛教的阎罗王司职相近,专掌地狱、鬼卒等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方主榜题已经漫漶,主榜题左侧画一金刚萨埵菩萨结跏趺坐,无榜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榜题右侧画一女供养人二侍从,榜题“故大朝大于阗金玉国天公主李氏供养”。此李氏是于阗国王之女,嫁给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据榜题,此时已卒,这件绢画为忌日施画,卒年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藏菩萨与道明和尚、闵公父子与地藏的因缘,源于唐代来华、于九华山行化的新罗僧人金乔觉。据说金乔觉初抵九华山时,遇到地主闵公斋百僧,闵公请金乔觉正好补足第一百之数。打斋后,金乔觉向闵公请求化一袈裟之地以为修行,闵公心想不过一块袈裟大小的地,也就慨然应允。未料地藏王向空中抛出袈裟,转眼间竟然覆盖了九个山头,闵公素来便有善念及佛缘,因此也毫不反悔,欣然就捐出了整座九华山。闵公不仅周济金乔觉日常食用,而且让其独生子从金乔觉出家修道。后来随着金乔觉被尊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闵公父子作为地藏菩萨侍者的地位也得以确立。通常看到的主尊地藏菩萨,两侧二侍者相向而立,右立者着俗服,左立者着僧装,此即闵公与其子道明和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