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是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也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心脏。有人说“深海一号”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集大成之作,从诞生起就注定闪耀。它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革新技术。

来自拉脱维亚的观察员安泽,此次有幸可以去到“深海一号”平台上进行参观,亲眼感受这一中国海上重器带给她的震撼。同时,她还采访到了不少这里的工作人员,她会收获怎样的答案?本期《近观中国》带您探访“深海一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直升机看海中钢铁巨人

安泽进行过很多次探访,但是乘直升机飞往探访地还是第一次。“深海一号”平台,距离三亚市约150公里,坐船要9个多小时,所以乘坐直升机是首选,大约需1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在安泽旁边的是“深海一号”平台运维团队的负责人——李治。这一天,正巧是他结束28天陆地休假,返回平台的倒班日。

从飞机上俯瞰“深海一号”平台,安泽大受震撼。李治告诉她,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一个伫立在海中的钢铁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海一号”平台高约120米,相当于40层楼高,最大投影面积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所在海域的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是中国从浅海走向超深水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6月,平台正式投产。同时生产天然气和凝析油,每年为粤港琼等地供应30亿立方米深海天然气,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深海一号”平台上,李治开始向安泽介绍这里的相关情况和设备。

李治( “深海一号”气田总监):“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深海一号’的立柱。从这个平面往下叫船体,往上叫上部组块。我们这一层叫生产甲板,再往上的一层叫夹层,再往上的一层是主夹板,然后是生活楼,整个平台重量超5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泽很好奇一个5万吨的大家伙是如何漂浮在海上的?李治告诉她,整个平台有28个空载舱,通过调整配载来保证平台浮力。船体的吃水控制在35到40米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深海一号”平台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心脏,那么平台中的生产区就是心脏中的心脏,安泽一踏入这里就听到了压缩机的隆隆声。

李治:“这边有很多压缩机,相当于您说的心脏,把整个天然气处理合格后,增压并进行外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治带着安泽来到凝析油取样处,这里的凝析油看起来和安泽印象中的有些不同,十分清澈。

李治:“我们这边的凝析油它的密度特别低,基本上跟柴油差不多。这是天然气伴生出来的凝析油,所以特别清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罐子里装的就是“深海一号”平台最终产品之一的凝析油,它经过了漫长的旅途,穿过无数的管道,经过层层过滤才来到我们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泽触摸的这个蓝色掌印是感受来自水下4千米天然气温度的地方。她以为会是热的,但意外的是手感很凉。李治告诉她,天然气从4千米深海被采出后需要经过很多截流,到达平台时大概在2至3度

钢铁巨兽的技术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柱储油技术是“深海一号”平台实现的3项世界级创新技术之一,亮点在于支撑平台的4个立柱都是容量达5000立方米的凝析油舱。装载到一定程度再由拖轮将油运走,节省了铺设海底管道的巨大成本。

“深海一号”平台的四个立柱互通,用一个矩形连接。李治带着安泽进入了1号立柱内部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从舱底到上面相当于16到17层楼高

立柱内部有电梯上下。每天,巡检人员都需要乘梯进行安全巡检。安泽跟随李治来到了立柱最底部位置,大约是水下30米的位置,这里有调整整个平台稳定性和浮力问题的压载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万吨的浮力问题解决了,但这样一个庞然巨物如何解决在大海中的固定问题?它就不会移位吗?

李治:“这也是我们‘深海一号’的一个创新点,它就是通过我们这4台锚机,通过铁链来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台下方海底设有锚桩,通过铁链进行连接。一个立柱设有4台锚机和4条锚链。4个立柱,即有16根锚链进行固定,材质采用更为轻便、抗拉强度高的一种新型高端聚酯纤维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治:“它是按照百年一遇的台风来进行设计的。整个‘深海一号’从投产至今,将近3年的时间,目前已经经历了8次的台风。其中有一次我们观测到的最大风速,超过了40米每秒,平台产生了将近10米左右的一个位移,这在我们允许的范围之内。它能承受的拉力已经达到了2000多千牛,整个技术是非常不错的。”

前所未有的运维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深海一号”大气田经勘探被发现。设计阶段结束后,从2018年起,经过大约28个月的紧张建造终于投产。目前,平台上有100多人同时作业,精心维护着它的日常运转。

“深海一号”平台有很多技术上的创新,但换一个词就叫前所未有。建造上的首创给运维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间为宁高明

“深海一号”的电气中级工程师宁高明正在对吊机的线位开关进行安全检查。宁高明来到这里已经快两年了,过去他在陆地平台工作时,回家很方便,但来到“深海一号”后,就很难兼顾对家庭的照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深海一号”的运维团队一共64人,平均年龄30岁,90后占比超过八成,是个非常年轻的队伍。生产监督张宝早在2019年就被抽调过来,见证了“深海一号”从一块钢板逐步建起的过程。

此次,张宝带安泽观看了清管球发球工作的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宝(“深海一号”生产监督):“清管球指我们海管在运营过程中,定期把一个球送到那个发球笼里去,清除我们海管的一些积液。这个地方是一个收球笼和发球笼,它就是我们海底到平台端的一个主动脉。

被张宝称做“脉搏”的海管,连接着水面和水下1500米处的各种生产设施,在运输海洋油气的同时,很有可能出现“血栓”阻塞或“斑块”腐蚀等问题。因此,清管作业会定期开展,业内俗称“通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球”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工作人员告诉安泽,实际操作非常危险。管道中存在多种易燃易爆液体,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爆炸。运维团队需要每年四次对管道进行清理工作,以确保生产作业正常进行。

张宝:“我们之前都没有操作过这样一个深水平台的清管作业。第一,这座平台的海管是回字型的,两边长度加起来大概有100公里,长度很长。第二是它的压力很高,海管里的压力常年保持在10兆帕以上。第三是我们这个海管到达平台底部的时候,毕竟这是1500米水深,立管爬升段,它的坡度很急,球要想顺利从底部爬上来,难度就很大。最重要的是我们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一个操作的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在“通球”操作时,曾经出现过险情,当时发生了什么?安泽在“深海一号”上还有哪些见闻?这里的工作人员是如何生活的?更多精彩内容,看节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片人:张小玲

编导:杨晓婷

编辑:于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