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天才数学少女姜萍事件,最近可谓是掀起了一阵网络口水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阿里巴巴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已经结束,姜萍本人也是顶着巨大的质疑和压力,还是参加了决赛,而最终决赛成绩,也将于8月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17岁的中专女生,能在一帮名校学霸中间脱颖而出,拿到初赛全球第12名,那么引起质疑也是不可避免的。

网上关于姜萍的各种怀疑之声也是不绝于耳,最为普遍的说法,自然是姜萍的老师王润秋,帮助一个实际“什么都不懂”的中专女生“作弊”,把她推到台前成为网红,来帮自己牟利,给自己的辅导班来引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又以北大硕士赵斌的下场对线最为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遭到大量支持姜萍者回击之后,赵斌老师更是放出狠话“如今自己质疑错了,就赔偿姜萍200万,甚至蹲监狱也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这位赵斌老师的履历,不可谓不辉煌,不但是北大硕士、还是数学竞赛界大拿、国际数学金牌教练,带出过多位学生获得IMO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赵斌老师的数学专业履历,质疑姜萍自然够格也合理,但是其中的槽点显然不是质疑本身。

姜萍初赛到底有没有作假?基本是一个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的事情。

首先,对于姜萍本人的数学水平评估,从盯着人写板书一些书写错误、盯着人平时笔记、平时月考成绩等方面来质疑,也基本都属于捕风捉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这目前也只能证明一个17岁中专生基本功不扎实,不能证明她是真的不理解这些数学题,也没法证实其初赛作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从最重要的姜萍参加决赛的问题上来看——

不参加决赛,要说她心虚。

参加了决赛,要说肯定考不好。

如果决赛也取得好名次了——不用看,肯定又是作弊了!毕竟在质疑者看来,虽然决赛称线上封闭考试,还有摄像头监考,但你怎么知道线上考试就没有漏洞了?不会借助让摄像机拍不到的“高科技”辅助,不会趁着吃饭上厕所的时候作弊?主办方会不会怕下不来台,为了保住名声会泄题、放水给姜萍?总之总能找到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只要不是线下封闭,让赵斌等质疑者当考官,当着面看着姜萍做题,那她总能找到作弊的方法。哪怕决赛没作弊,也取得好名次了,也不能代表初赛就没作弊,没有老师帮她,是不逻辑很自洽?

至于什么对赌的200万,进监狱之类的言论,完全就是博眼球的瞎话。因为姜萍初赛有没有作弊这个事情,他无法证伪,别人也无法证真。不管姜萍决赛取得什么成绩,他也不用为此承担责任。

而有网友发现,赵斌老师也曾参加过阿里的数学竞赛,只获得三四百名开外的成绩,当然,毕竟阿里的这个虽然打着“全球”的名号很响亮,但也有不少人质疑是有阿里背书,名气大过专业含金量,姑且看做赵斌这样的学霸不重视,玩票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对于王润秋和姜萍这样没背景的小县城师生来说,似乎对于比赛要重视得多,姑且当他们全力备战,但老师王润秋拿了125名,远不如姜萍的12名,帮学生作弊还不如自己做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肯定又有人会觉得,王润秋肯定觉得推自己出来,不如推一个中专女生出来有话题度更能炒作,容易给自己培训班引流——好像也比较有道理。

但是王润秋真有帮姜萍考12名的实力,那说明其本人实力应该还在这之上,那为什么往年自己和妻子还一起参赛了,为什么没有考这么好呢?如果真有这水平,又怎么只会在涟水县这样一个小县城教中专呢?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说,肯定不是王润秋一个人的功劳啊,是有团队枪手一起操作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王润秋有操作学生拿12名的人脉、背景资源,还会只在小县城中专教书么?

比背景实力,那些大城市名校的老师学生,真要作弊代考,那比王润秋和姜萍要容易得多,还会让一个中专生排到12名?

当然,这些质疑者肯定又要说,这些名校师生不重视这种“野鸡”比赛,要么不屑于作弊,总之阿里数学竞赛的含金量属于薛定谔性质,随着批判质疑姜萍的需要呈现重要和不重要两种状态。

为此,也有包括曾经阿里数学竞赛全球第一的选手在内的,许多名校学生也出来声援姜萍,认为很多质疑她作弊代考的,是低估了考试的难度,哪怕开卷考试也没那么容易找答案,在所有人都开放资料的情况下,一对小县城的师生有什么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不乏有阴谋论人士称,或许姜萍的老师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但你怎么保证没有某些幕后团队,甚至联合阿里竞赛官方,推姜萍这样一个“网红”出来炒作的可能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阿里竞赛官方有什么理由,要靠一个中专生来炒作,还要面临被“打假”,自毁声誉的风险呢?这种门槛极高的数学专业比赛,不是娱乐选秀,有什么理由要跟网红机构合作,靠这种方式出圈?除了带来风险和口碑崩塌,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当然,赵斌老师和拥趸者们也不是没想到这些问题,直接就说“决赛成绩也不重要了”,说只要姜萍愿意来线下考试接受自己监督,他们愿意提供奖金,并提供渠道进入名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来,不管姜萍会不会去回应、应战,这些质疑姜萍的大V虽然可能有些博眼球、过激的言论,但好像看起来出发点也不坏,如果姜萍真能靠此证明自己的数学能力,进入名校学习,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这件事最大的槽点,显然是在于以赵斌这些质疑者的态度上,在很多网友看来,他们从始至终都充斥着“学阀群体”从居高临下的态度,对于一个“寒门子弟”的网络霸凌。从始至终都没把姜萍当成一个平等的人,而是以耍猴看戏的态度。

一帮高材生,用这种略显“无赖”般的言论和方式来博眼球,甚至于可以说是间接引导别人网暴一个17岁小姑娘来给自己博取流量。毕竟口嗨什么赔钱、坐牢反正也不会当真,都是零成本,而对姜萍造成的困扰确实实打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不乏有一些魔怔的群体,响应这些大V号召,开始人肉姜萍一家的身份信息,还称要去线下找她,“考考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女性”、“未成年人”、“中专生”,“”小县城”这些标签结合在一起,那么自然眼球效应拉满,如果只是把姜萍换成一个普通高中学生,或者一个普通中专男生取得好成绩却被质疑作弊,想必也掀不起这么大的波澜。只能说媒体博流量扩散,女权、学术圈、小镇做题家各方面的下场参与,让事件走向变得越来越难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事件会不会真的反转,但种种因素把一个17岁的少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对于姜萍本人来说,似乎本不应该承受这么多。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