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老妈,前段时间和我说,已经按我的要求腌了咸蒜,40天左右就可以开嘴吃了。

我估摸着快40天了,给老妈打电话,想问问咸蒜能吃了吗!

“叮铃铃,叮铃铃”老妈电话响的前20秒,没人接听的时候,我还是有耐心的。

因为老妈毕竟81了,一条腿的膝盖一直痛,走路得悠着点,手机可能没在手边,得给老妈留出拿手机的余量时间不是。

哪像我,虽然50年纪,毕竟比老妈利索多了,手机响了,即使不在身边,我三两大步,几秒就能把手机擒到手。

老妈手机响了20秒,没人接,又响了25秒,手机自动挂断了。

我心里犯嘀咕,老妈平时除了睡觉外,手机几乎不离手,吃饭有时还就着小视频吃。

可能在菜地忙活呢,我看了下表,这个点儿,估摸着不是在车库客厅喝茶,就是在菜地忙活了。

我又想给老爹打电话。

说实在的,一年到头,我和老妈几乎天天联系,发消息,打电话,都是和老妈单线联系,而老爹的一举一动,都是通过老妈的嘴,传达的。

有时电话里,也和老爹说两句,不过也是借着老妈的手机,赠送两句。

所以,老妈的11位手机号,我记得很溜,而老爹的手机号,我就能记住前面的一个“1”。

我扒拉手机里联系人通讯录,输上“老爸”,空白,没有,又输上“老爹”,还是空白,都没有,我到底在手机里,把我爹备注成了啥了呢?

不会备注的大名吧,我又输上老爹的大名,还是没有。

我爹这是藏到哪去了?

不会是“我爹”吧?

我半信半疑输了“我爹”。

哎呀喂,还真是“我爹”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掐指一算,我有一年多没给我爹打手机了,忘掉备注,应该是可以被原谅的吧。

麻利的摁了??那个小标志。

真没想到,我83的老爹,手机居然还是好听的彩铃,手机屏里涌动着一片片金色的麦浪画面,简直太美了。

我看的画面出神,都忘了喊“喂”了。

就听对面传来“喂喂,二姑吗?”

哎,我明明给我爹打电话,咋对面变成我大侄子了呢?

我又落实了一下,确实是我大侄子。

“你咋拿着爷爷手机了”我一下警惕起来。

侄子虽然刚中考完,但我弟两口子,还是管的我侄子很严,玩手机都是有时间限制,不能随便玩,所以我侄子,有时候就偷拿着爷爷奶奶的手机玩。

我和我弟,不时告诫我爹我妈,千万不要把手机随便给孙子玩,那就是害他。

我爹妈嘴上和我们答应的老好,可背地里执行的很差劲儿。

因为这事,我弟没少吵吵,我也是。

所以,我听到侄子接电话,第一反应就是老爹又把手机给侄子玩了。

而且,听着周围很嘈杂,不会是侄子直接拿着爷爷手机,出去逛着玩了吧!

“奥,啊,嗯”侄子答非所问,好像还有点慌乱。

侄子的反常,更印证了我的判断,那就是侄子拿着爷爷手机出去玩了。

“你咋又拿爷爷手机玩了,还出去玩了”我威严的问侄子。

“哎,姐姐”电话那头,侄子又变成了弟媳。

这到底咋回事呢?

“奥,咱爸爸手机你拿着了吗”我问弟媳。

“哎,我们都在医院了”

“医院了,谁住院了,咱爸爸住院了吗,昨天不是还炸萝卜丸子来吗,晚上你们不是还过来玩吗”我有点晕头晕脑。

昨天下午,老爹还炸的萝卜丸子,我拿来吃了老多,晚上的时候我弟两口子还来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早上,咋都跑医院去了。

“今早上六点多,咱妈打电话说,咱爸爸说胸闷不好受,就来急诊了,医生就接着让住院了”弟媳说。

我一听就急了,这么大的事,居然都没人和我说。

问清楚了病房号,匆匆赶到医院,只见老爹躺在病床上,吸着氧气,手背扎着针,床头柜上一个长方体的小泵,按着一个大长针筒子,药水缓慢流过长长的白色的塑料管,打到老爹身体了。

问了我弟,说是打的扩张血管的药。

我去的时候,我姐正喂老爹吃鸡蛋,吃了大半个鸡蛋,说不吃了。

我姐还是把剩下的鸡蛋塞到老爹嘴里,说,必须得吃上,没看检查说你胆固醇低吗,得多吃鸡蛋,一天至少吃六个鸡蛋。

床周围一圈人,我弟一家子,还有外甥女两口子。

我说,你们咋不说给我呢?

“心思你刚回来,自己家里也有事,就没和你说”我弟说。

“哎呀,再有事,我不在家就算了,在家了,就得说给我呀”我埋怨我弟。

“我不让说的”我姐发话了。

“今天在急诊,有四个老头儿,都和咱爸爸年纪差不多”我弟说。

“医生咋说”我问我弟。

“说就是天气太热了,加上有基础病,应该没啥大问题,给开了好多检查,下午再去做检查”听了我弟说,我有点放心了。

我爹今年83了,老妈也81了,我姐54,我50,我弟47,我们姐弟仨都是50上下的年纪了。

老爹这次住院,我大侄子在家里陪着我老妈,我们姐弟仨分了工,白天我和我姐守着,晚上我弟守着,弟媳负责做饭送饭。

有病人,家里人多的优势体现出来,这要是独生子,可真是分身无术了。

我遇到一个同学,正在医院陪护他80多岁的父亲,他有个姐姐在外地,孩子在国外,平时就是他自己守着,媳妇儿偶尔过来替替班,看着同学是真累呀。

像我们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特别是父母生病了,就是再想休息,也得告诫自己,不,你是铁打的。

我和外甥女说,以后一定要多生小孩,最少生两个。

要不,独生子家庭,万一父母有病,孩子是真整不了。

所以,好多同龄的人都说,一定多攒钱,攒好多钱,以后,不给子女添负担,找麻烦,利利索索去养老院,都省心。

确实这样,假如我弟是独生子,这次老爹生病,不转晕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