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

6

26

日美国勾结

29

国举办环太平洋军演,而军演的一个重头戏就是要击沉一艘

4

万吨级两栖攻击舰,这档子事明眼人都明白,针对的是谁!吨位模拟不了,但是想要传达的意图其实非常明确,意思就是有能力打击我们的航母,诚然你美海军航母全球第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你也别忘了一件事,打航母,我们可是摸索了几十年,依然是海外媒体曝光,原先在沙漠中发现的一艘可移动航母

两栖攻击舰标靶,被反舰弹道导弹一发入魂,验证了反舰弹道导弹的真实能力,也说明了我们对于戳航母这档子事,相当的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一月初的时候,西北大漠里出现了福特级航母模拟靶,对比了一下目前美海军服役的“福特”号核动力航母,细节部分和福特舰真身几乎一致,这其中包括了舰岛位置和四根弹射器,上面还疑似有众多角反射器,或用于模拟真实船舶的完整雷达特征(此外模型标靶的身长达到了330米,几乎就是1:1复刻了)。

外界对此进行了相关猜测,认为这一设施可能用于测试天基侦察平台,以及导引头的识别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为这就完事了?不远处甚至还有“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身影出现,显然是将整个航母打击群都在沙漠里复刻了一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空射、陆基,以及海基反舰弹道导弹几种反航母手段层面,配套的侦察手段包括卫星、无人机等成为整个反航母作战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仿真标靶研究测试,可以有效提升对美国航母、舰载机等监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认为这就彻底完事了,实际上还有一个疑似两栖攻击舰的可移动标靶,当然没有按照1:1模型复原,测量的长度是75米,同时注意其平台上也出现了众多的角反射器。

也就是说模拟标靶尺寸倒是不大,但是通过角反射器的放大效应,一样可以起到模拟的效果,至少能模拟出同等尺寸的两栖攻击舰和航母,关键还是其可移动性,由于铁轨的尺寸限制,也不可能真的

1:1

复刻,那么角反射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不清楚没事,放大了看,移动标靶能准确命中,并且是从天而降垂直打击,舰岛那一侧被撕裂了一个大口子,整个平台上的角反射器全部摧毁,就这个恐怕还是减少药量的损伤效果,毕竟角反射器可以模拟航母尺寸,但是实物本身达不到同样规格的尺寸,真要较真的话,这贯穿位置其实正好位于甲板中间略微偏向舰岛一侧,如若是真航母,相当于整个甲板全毁,1 号和2号弹射器直接OVER,三号和四号弹射器本身也要受到巨大动能的影响,降落区域自然不能幸免,这损毁效果可是实打实的。

其实该沙漠标靶场

2018

年就被发现了,之前应该也存在一段时间,摸索了不少经验值,紧随其后的

2019

年,在南海打了真正的移动靶,用

DF21

DF26

同时击中靶舰的实验,验证了从青海省发射“东风快递”的可行性,现在最新的卫星照中的移动标靶也从侧面证明验证一直在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张不远处专门停放舰载机的区域,也体现出了绝对的高精度打击效果,仔细看上图红圈内的几个着弹点,全部都在跑道上,这精度高的,虽说是停机坪,但这是模拟舰载机停靠的位置,也就是说模拟打击的就是航母甲板上的舰载机,你可以将路基跑道当作航母甲板来理解即可,而打击的并非是舰载机,而是甲板跑道,跑道一挂,整个航母甲板就全部瘫痪,再加上移动标靶的损毁效果,整个航母即使不沉也是彻底瘫痪。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模拟的是岛礁上的军事基地,因为左下角停机坪上出现了

P-8

的模型(上图红圈内下方停机坪位置也出现了一个黑色小点,精度更高),这玩意显然是无法上舰的,那么目标第二岛链也就顺理成章了,精准炸毁跑道,三个弹坑靠的紧也就算了,关键都在跑道上,这要传达的信息量可就不小喽!

这也是为何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曾经说过,只有傻瓜才不担心中方的火箭军,美军精心构建的第二岛链,其实早已经在中方的覆盖范围之内,你现在拉一堆的狗腿子来壮胆甚至想要形成包围圈,其实没多大的意义,除非皮糙肉厚能抵御十几倍音速的弹道导弹攻击,否则注定就是失败的战略举动,目标星辰大海你以为是说的玩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