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申安馨园的李阿姨(化名)最近亲身体会到了"爆改风"开始在小区流行:小区里"团团转"找车位的车辆少多了,边边角角的"僵尸车"消失了,回家的路上甚至有了"氛围灯"……一切改变始于小区"双业红"联盟的"上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梯队"转型"完美合伙人"

申安馨园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隶属长风四村第一居民区(以下简称"长四一委"),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2022年,物业管理水平已显疲态,业委会常年管理缺位。居民呼吁大换血的声音越来越强。

能不能借此机会,以"换血"激励"造血",大刀阔斧用新人、用"达人",选一批有活力、有想法、真正能为民办实事的业委会成员,打造"红色业委会"?在社区日常治理中,一批批党员先锋、"第二梯队"成员、"达人"的涌现为这一想法提供了现实支撑。

39岁的中共党员吴骁晨便是"第二梯队"的优秀代表。"周围人尤其是同楼栋的老人们全都‘爆夸’。"提起吴骁晨,居委会主任印象最深的就是邻居们近乎"夸张"的赞美声:

独居老人胃出血,小吴挺身而出背奶奶下楼;邻居婆婆行动不便,小吴买菜、买药,做"社区儿女"……这样大家喜欢的"热心肠"正是业委会需要的人才,居委会主任便鼓励吴骁晨加入业委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居民区党总支看来,从事设备管理相关工作的吴骁晨是当下业委会所需的"复合型宝藏人才":"小吴跟得上时代,精力旺盛,乐于奉献,口碑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小区加装电梯、更换道闸、设施改造等关键决策上从专业视角出发,给出建议。"吴骁晨也完成转型,从"第二梯队"迈入业委会。

类似吴骁晨这样的有能力、有活力、有意愿的"三有人才"正是本次业委会的招募目标。居民区党总支从社区达人、党员先锋、"第二梯队"中不断挖掘,成功组建新一届业委会班子。

7名成员均为新人,其中4人为中共党员,不但包含会计、管理、物业等多方面专业人才,而且实现了居委会与业委会的交叉任职,为小区管理储备了一支"硬核班底"。业委会顺利成立,更换物业公司被提上日程。2024年2月,经过业主大会等相关流程,新物业选聘成功。上海新莱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驻小区,公司副总是中共党员,以党建指导员的身份,定期进小区了解情况,及时沟通、指导物业工作。

红色物业和红色业委会携手,"双业红"联盟正式成立。

"停车难"终于缓解

"小区又没车位了!"与其他公共空间紧缺的老小区相同,申安馨园小区经常出现"停车难"的情况。自业委会换届以来,每次征集需求意见,居民们没少抱怨。可由于公共维修资金不充裕,大刀阔斧地改造小区并不现实。

一面是居民"急难愁盼",一面是并不乐观的现实条件,如何走出一条解决之道?在居民区党总支的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联手,一起调研"停车难"形成的原因。

在调研过程中,业主们普遍反映,外来车辆在小区停车是导致"停车难"的重要成因之一。而外来车辆可随意进出根本原因就在于,前一届物业管理混乱,小区机动车的停放管理规则并未落实,形同虚设,"停车难"的局面自然无从破解。

梳理完成后,居民区党总支召开会议,鼓励业委会、物业头脑风暴,碰撞"金点子"。业委会成员们纷纷建议,要严格执行小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则,并开始进行"三证合一"登记,规范化管理小区车辆,让每一辆车"有迹可循"。一项项建议直指问题核心,可操作、可落实,新一届物业干劲十足,即刻行动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安严格按照停放管理规则登记外来车辆,业委会成员一发现业主有违规行为,即刻与物业联系,按规定处理。"一组"配合战"打下来,小区的"停车难"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如今,走进申安馨园,机动车、非机动车进门、停放井然有序。居民们纷纷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水土不服"到"默契配合"

新物业入驻社区时,不熟悉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一旦产生小矛盾、小摩擦,很可能为后续相处埋下"雷点"。

为帮助"水土不服"的物业服务好社区居民,丝滑地融入社区,居民区党总支与业委会一方面收集居民需求,一方面为物业公司贡献"巧思"。

"前段时间,有居民表示,夜晚林荫道有点黑。为了让小区居民感觉更加温馨,我们特意配了氛围灯。"小细节的改变让"双业红"联盟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加梯共治、噪音调解、树木修剪、管道疏通……"双业红"联盟的身影出现在小区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居民对联盟的赞许声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双业红"联盟针对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再发力:借助"美丽家园"义务劳动清理僵尸车、组建"保洁巡逻队"监督不文明行为……接下来,联盟还将针对居民反映的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上下坡不便的问题,对车库坡道进行改造,以缓解电瓶车充电难问题,让居民停放非机动车更加便捷、安全。

作者: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王嘉旖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