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这一辈子没有几个朋友,王用汲算一个,李时珍算另一个。

李时珍是医者,给人看病的;海瑞是医国者,给国家看病。

医人者,医国者,本也没有区别。李时珍和海瑞能成为朋友,就不奇怪了。

李时珍甚至比王用汲更懂海瑞,他和海瑞都有人的感受,看到民众去世会痛苦、痛心。

李时珍是医神,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人人都尊称他为李太医,但他桀骜不驯,不愿意听太医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时珍的执着的程度,跟海瑞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才的人,原则性都非常强,绝不让步,这是他们的信仰,同时也是他们的生存底线。

李时珍医治百病,海瑞却要医治国家。他们有着相同的生存底线,成为知己就不难理解了。

医治百病,却医不了人心

李时珍是一个医生,他到苏州给胡宗宪看病。胡宗宪到苏州是为了找赵贞吉借粮。

赵贞吉并不想见胡宗宪,知道他是来借粮的。但又没有办法,不得不来见,于是当着李时珍面,说了很多漂亮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时珍在一旁,知道赵贞吉不想借粮,也知道胡宗宪不便先提,他便提出来,医者仁心,莫过于此。

李时珍说的也没错,胡宗宪这病,本来也是心病。他开出药方。

在一边的谭纶念道:“病因:官居一品,职掌两省,上下掣肘,忧谗畏讥!”

谭纶提高了声调,接着念道:“处方:稻谷一百船,即日运往浙江,外服!”

胡宗宪的眼中有了亮光,望向李时珍,欣慰感激之情立刻从脸上溢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李时珍是懂官场的,他虽是医生,也想着医国。

赵贞吉接过处方却懵在那里,慢慢也望向了李时珍,苦笑道:“李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

李时珍十分严肃:“李某半生行医,在太医院也好,在市井乡野也好,对皇上,对百姓,都只知治病救人,从来不开玩笑。为的什么,为的救一个人就有一分功德,救十个人就有十分功德。赵大人,你一念之间便能救几十万生民,这份功德,如天之大,怎可视为玩笑?”

这原本是好事,可一旦沾上党争,就变成了砝码。

李时珍经常为皇亲国戚或者高官看病,自然对朝局是了解的,他也听说了胡宗宪的近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给胡看病,也试图劝说,让他站出来揭露严嵩的恶行,不要一味地功过相抵。

但是胡宗宪说了一句,谁都可以倒阁老,唯独我胡宗宪不能倒阁老。

胡宗宪坚持不作小人,也是一世骂名。

李时珍虽是医生,却一直想正人心。他一直被人诟病高傲,其实在世间他找不到知己。

与海瑞相识

海瑞早就听说过太医李时珍的大名,他被胡宗宪请到浙江去灾区治瘟疫。但海瑞并没有见过李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时珍到了灾区,直接去了现场,发现瘟疫的方子,居然是海瑞直接从书上抄来的,觉得这个人胆子实在大。

现场直接泼药的李时珍,差点被王牢头抓到牢里,亏了谭纶和海瑞到来,才及时制止。

海瑞自然非常开心,有好医生给灾民看病,他一口一个李太医地叫着。

李时珍说了一句,“你对太医就这般看重,我已经不是太医了。”

海瑞很欣赏这样真性情的人,他们两人以布衣论交,让李时珍直接叫“刚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瑞在淳安的所作所为,李时珍是非常欣赏他的。

他又被谭纶请去给海瑞一家看病,解决海家子嗣的问题。

李时珍看病不仅会用药,更会琢磨病人的心理,简单的让海瑞夫妇对视这一副方子,解开了两人心结。

自此两人开始了友谊,他们两人都是另类,大明官场那种文化容不下他们。

上疏前的交流

海瑞作为户部主事,在大兴看到冻毙于风雪中的百姓,无能为力,自己回来也病倒了,亏得李时珍的救治才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做了一次深谈,海瑞要上疏,他以卵击石,也许注定不会有结果,但是,他要做。

李时珍非常理解海瑞,并没有阻止他上疏,但他提出了两条建议。

第一海瑞要给家人留有余地,给他们留下活路。

李时珍也有医万人之心,不过他的践行方式是修《本草纲目》,海母和海妻便要托付给王用汲。

海瑞上疏,必然引起嘉靖震怒,只能尽量不要牵扯王用汲,他是海瑞的后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条建议就是在奏疏中,不要牵连裕王。

在李时珍的眼中,裕王是他们的希望,贤能,纳谏,能够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

还有一点,海瑞是裕王举荐的,上疏会让嘉靖忌惮裕王,他的日子会很难过。

海瑞上疏的矛头直指嘉靖,他认为大明朝的病根在于“一人独治”,如果要解决问题,是需要解决嘉靖独治的问题。

海瑞在奏疏中,对理想社会的认知是两个:“君臣共治”与“以民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者,一个是制度,一个是人事。

嘉靖以藩王上位,又经历了“大礼议”,朝堂清洗后,“君臣共治”的基石被彻底破坏,他又一心求道,完全忘却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精神。

结果大明就变成了君臣分赃的一个组织,皇帝是住在分配者,大臣是被分配者,人民便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改稻为桑卖地,大兴雪灾卖命。

他早在淳安就想到过,可昨天,他在大兴看到了。有人说,不只要医一人,要医万人。

病可以治,但人心治不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海瑞和李时珍是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