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因病与世长辞。当远在上海养病的廖汉生得知噩耗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痛哭流涕之后,廖汉生给当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陈锡联打去电话:“我要亲自去给毛主席站好最后一班岗,哪怕是抗命也在所不辞。”

陈锡联沉默了好一阵子,最终略带无奈地说:“你这不是在为难我吗?”根据当时的最高指示,除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之外,所有人都不能在未经允许下进京吊唁。

脾气火爆、性格耿直的廖汉生,冒着违抗命令的风险,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执意从上海赶回南京军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廖汉生马不停蹄地召开紧急会议,向全军区公布了毛泽东逝世的噩耗。

霎时间会场内就传出了哭泣的声音,所有人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之情。廖汉生悲咽着说:“如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定要去参加他老人家的追悼会。”

廖汉生是湖南桑植县人,父亲廖兰湘是当地知名的文化人。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小时候就能出口成章。

1927年,廖汉生在贺龙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农民运动。期间,文化素质过硬的廖汉生身兼数职,一面负责政工方面的工作,一面还要组织和参与工农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残酷的斗争洗礼下,廖汉生很快成长为一名信仰坚定的革命者。在贺龙的领导下,他积极参与湘鄂边苏区反“围剿”斗争,逐渐展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一手拿笔杆子一手拿枪杆子的廖汉生,在艰难的游击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不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

1933年,廖汉生终于实现了入党的夙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开始之前,年仅22岁的他已经是红三军第九师政委了。

长征开始之后,廖汉生以成熟的政治经验,为主力红军会师西北和建立根据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战和解放战时期,廖汉生始终不忘初心,在组织和政工两大块工作中,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同时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之后,廖汉生先后在青海军区和西北军区任主要领导。还曾于1954年当选为国防部副部长,次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在1967因遭到江、林集团的大肆诬陷,被隔离审查长达5年之久。期间,他遭到了多次错误批斗和冲击,以至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汉生被转移到石家庄后,犹如人间蒸发一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971年底,他的女儿给毛泽东下了一封“求救信”,这才让他重见天日。

1972年,在毛泽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廖汉生重新获得自由。不过关于他的甄别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73年才结束,他才得以恢复工作。

廖汉生一直将毛泽东视作“救命恩人”,所以在得知伟人离世的噩耗后,才会冒着再度被关押的风险,不顾一切地赶往北京参加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