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话题#体检穿刺绣衣服拍出肺部结节#上了热搜。一位网友分享了体检时的拍片经历,由于衣服上有刺绣导致胸片出现伪影,差点被误认为肺结节,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衣服上有刺绣,真的会影响X光片的检查结果吗?

女子拍片查出“肿瘤”,竟是个大乌龙

这些物品都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放射科王荣靖主任医师介绍,在放射检查过程中,由于设备或患者原因产生的一些与被拍摄组织无关的异常影像,被称为伪影

所以,无论是X光、CT还是磁共振检查,都可能产生伪影,这些伪影可能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甚至混淆病灶,造成误诊或漏诊。

因此,患者在检查前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去除可能产生伪影的物品,如钢圈内衣、金属纽扣、膏药等,也可换上病号服检查。

“以前有个女患者拍胸片,把膏药贴在她的胸罩里面,我们以为已经完全去除了外物,而且当时她的胸罩也是无钢圈的,结果就出现了类似占位病变的伪影,考虑是‘肿瘤’的乌龙。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衣物上的拉链、一些装饰性的物品包括刺绣),都可能成为伪影的源头。”王荣靖回忆道。

王荣靖告诉记者,X光片,俗称“拍片”,其原理是通过X射线穿透人体,利用不同组织的吸收程度不同,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对比的影像。然而,这种前后重叠的影像方式使得外部物品很容易在片子上形成伪影,干扰医生的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图)

电焊工因飞溅铁屑进入体内

导致核磁共振检查无法进行

在高精度诊断技术的当下,患者的积极配合也至关重要。王荣靖曾遇到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患者,50岁的陈先生(化名)因膝关节疼痛接受磁共振检查,当天他因迟到而错过了预定的检查时间,只能等待其他患者先完成。较长时间的等待让陈先生的情绪有些焦躁。

当陈先生终于躺进检查设备时,医生发现他的膝关节周围出现了多个金属伪影。由于这些伪影严重影响了观察膝关节半月板和韧带的图像质量,检查无法正常进行。

王荣靖首先排除了设备问题,随后询问了陈先生的职业史,得知他过去从事电焊工作。王荣靖高度怀疑这些伪影可能是由于电焊工作时飞溅的铁屑进入皮下所致。

然而,陈先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他坚持要求继续检查,并认为是他迟到导致医生不愿意为他检查。

面对陈先生的不满和误解,王荣靖耐心解释,并建议先做X光检查以确认伪影的来源。果然,X光检查证实了金属伪影的存在,因此,该部位无法做磁共振检查。

王荣靖指出,这些伪影的成因多种多样,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注意和防范,尤其一些异物是在患者以往不知情的情况下存留的。

磁共振检查对铁磁性物体非常敏感,除金属异物外,如子宫内节育器、金属假牙、不锈钢内固定物等都导致局部伪影明显动脉瘤夹、绝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人工耳蜗、胰岛素泵、磁性眼内植入物等更是磁共振检查禁忌症,除了造成伪影外,还可造成患者严重的伤害。

因此,患者在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此类物品,尤其是既往手术史,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数字化影像极大提升诊断精度

可为患者提供免费电子胶片服务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影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X线检查,成为了主流的诊断手段。数字化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同时也减少了伪影的干扰。

王荣靖强调:“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崛起,极大地提升了诊断的精确度和效率。借助电子图像,医生能够更清晰地洞察病变部位,进而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如今,影像检查已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医生在科室中几乎全部通过电脑查看电子版影像,无论是X光、CT、MRI还是PET-CT等,都实现了电子化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图)

对于一些简单的检查,如腹部平片或长骨骨折的X光片,传统的胶片可能已足够使用。然而,在处理更为复杂的影像时,电子版影像则显露出其巨大优势。传统的胶片一张往往最多容纳40~50幅CT/MRI影像,而一张光盘则能记录超过1000幅,且图像清晰度远高于胶片。胶片不仅笨重,图像质量也相对较低,无法与电子版影像相提并论。

以肺癌筛查的肺部低剂量CT为例,胶片上展示的肺部窗口面积很小,一厘米左右的肺结节在胶片上可能仅有针眼大小,难以准确判断其形态。而在电子版图像上,医生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肺结节的细节,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为方便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一些医院已将影像资料上传至云端,让患者能够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我们医院在门诊一层的综合服务中心,就有为患者提供免费的电子版胶片服务。”王荣靖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云端存储的影像资料可能存在时效性限制,且手机显示的图片格式(如.jpg)通常不如电脑上使用专业软件查看的DICOM文件清晰

因此,王荣靖建议,为了长期保存影像资料、方便未来对比以及供其他医生评估,建议患者主动向医院索取高质量的电子版影像储存于U盘或光盘。

相关科普: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杨晨声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