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梅 通讯员 吕珂新 济南报道

6月22日晚,顶度诗歌奖颁奖典礼暨朗诵会在济南章丘·明水古城·泉秀广场举办,现场评奖结果同步正式对外公布,共评选出2024顶度诗歌奖青年诗歌奖1名;青年诗歌奖·入围奖3名;高校诗歌主奖空缺;高校诗歌奖·入围奖4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清照诗歌艺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顶度诗歌奖秉承严肃性和当代性,以严肃的美学标准、主张和判断,培育诗歌成长的生态土壤,发现与奖掖值得肯定与期待的青年诗人,特别会着意关注在观念和语言等方面有突破性、且能撬动当代诗歌既有格局的探索,遴选与表彰这个向度上活力斐然与可资鉴别的文本,发掘未来可期的新锐力量。2024年3月13日,济南章丘明水古城首届清照诗歌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由顶度文化艺术基金会(筹)发起创立的顶度诗歌奖正式启动征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顶度诗歌奖设青年诗歌奖1名,入围奖3名;高校诗歌奖1名,入围奖3名。2024年4月20日24时截稿后,共收到青年诗歌奖有效稿件669份,高校诗歌奖有效稿件504份。经过12位初审评委两轮初审、10位终审评委终审预选及最终现场讨论,最终结果出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授 奖 词

周鱼拥有一种从平凡细微的事物中发现诗意和生命秘密的能力,她的感觉细腻精确,语感敏锐而富于个性。她的诗意发现赋予了事物“第二次”生命,也开拓和丰富了人的生活,这一过程在她的诗中体现为物-词-物的双重转换。周鱼写过不少关于诗的诗,但这类诗作在她笔下并不是“元诗”的,而是开放和及物的。她所发现的秘密与女性处境有关,但在更深处始终关联一种精神生活的高贵和独立。周鱼把诗视作生活的导师,并以其多年的写作强烈地肯定了诗的技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要性,使诗重新拥有将完整、秩序、命运赋予人类生活的力量,并把看不见的、多余的、落伍的、被蔑视的提升和转化为灵魂的必须。鉴此,特授予周鱼2024顶度青年诗歌奖主奖。

执笔人:西渡

获奖者:周鱼,青年诗歌奖

托马是被火焰所征用的诗人。燃烧发生在他所有作品的字里行间,不是作为一种观看或凝视的光之视域,而是在不足与过度、匮乏与充盈之间持续跳跃的舞蹈本身。他的诗因此并非由意象构成的静态图案的神秘主义,而是以句法来呈现的动态舞蹈的神秘主义。当代汉语中,没有任何诗像他的诗那样能让我们体验到“自我是焚毁的共同体”,体验到生命的柔弱无力和它同时具有的奋不顾身的勇气,体验到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横亘的不断延宕的否定。否定是火焰的句法,是火焰之舞所遵循的节律。由此,托马所写下的体量庞大的神秘主义诗歌,既是关于剩余、缺失、不可能和秘密之物的诗篇,也让人想到薇依式的否定神学:一种无条件的绝对和通过否定而呈现的永恒。

执笔人:谭毅

获奖者:托马(郑越槟),青年诗歌奖·入围奖

莱明的诗体现出高度自觉的技艺意识,他善于以非常耐心和精细的语言处理个人经验,同时也有着出色的视觉想象力,能够将“平常生活中的喜悦”煨制成语言的佳肴和心灵的风景,这在他的《撇浮沫》《炒糖色》《擀面皮》等厨艺系列诗中有突出的表现。而在《乡村葬礼》等诗作里,他也以细致的观察力写出了一种在同代诗人中较为少见的伦理感受,一种对他人的生活纹理和身心世界的诚恳理解与同情。他对于诗艺的认识切实地内含了自我教化的努力,这使得他的写作挣脱出表面的风格性,使语言运作过程与诗歌声音节奏的慢与快连通了改善自我与世界的愿望与吁求。

执笔人:冷霜

获奖者:莱明,青年诗歌奖·入围奖

王江平吁请的缪斯栖息乎日常,她们身为平凡之事这一圣山的主人,显然要求诗人忠于自己搜集的声音,哪怕那只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降的口语、报章、书籍与互联网语言的聚合之物,其身在简体字新诗的短暂传统之中,却业已抛弃朦胧的高昂口号以及白开水式低矮主义这一两相对立之物,亦将新世纪学院派修辞练习的匠气之风拒之门外。他试图不跳脱时代畀赋的个体经验而发掘奇迹,寻出近在眼前的诗意乃至幽默,为此而将视线投往不同维度之所在,从自我修正的早年记忆,至新殖民主义的非洲大陆,又迄电子砌筑的美丽新世界……他在重新拼合的现实之中虚构旅行,于太平洋西岸的陆地一隅航海,为此而声言见识过冷战之后机敏的城邦和他们的思想。

执笔人:韩博

获奖者:王江平,青年诗歌奖·入围奖

李盲的诗是一种再度开口。它以一种劫后余生的消息,或者劫后余生的无甚消息,指示、建构和解构着那本应存在过的第一度开口,那本应存在过的第一首诗。因为有这种莫须有的第一首诗作为写作的根基——空中楼阁的跳楼者的根基,李盲的诗同时具有轻盈与硬度,光亮与阴影,绝望与希望,而诗中的他者和我,也正是在这种永远双重性的语言维度里,同时成为一种特别,并被这种特别贯通为一。李盲的诗,意象繁密又不失舒朗,意态阴沉却充满幽默,它的隐秘的欲望,是通过词语的半开半合,由里入表,使汉语重新当得起那些被我们放弃了的春天。这种隐秘的欲望,因为诗人对一切破损之物的关怀,对一切去年的不忍遗忘,获得了隐秘的达成。而他的诗,也就此成为一块无需向上攀爬的土地,一个平常、平缓而又柔和的顶度。

执笔人:李金佳

获奖者:李盲(李毅翔),高校诗歌奖·入围奖

施岳宏把自己对南粤世相\风物的观看和领悟用“湿润的舌头”(罗伯特·勃莱语)在宣纸上画了出来,这一幅幅堪称迷人的半风俗半山水的新文人画通过精妙的细节和鲜活的修辞,在以情为纲的统摄下,融入对当下社会群像思考的同时,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平凡个体的“生命的流转正是一种溶解,和另一种赋形。”(《西塱小志》)从这个角度看,年轻的心灵与今日之世界的“我-你”关系不仅仅是生命性与对象性在时间向度上的现在与过去,而是批判性地共生于某种微妙而偶然的婆娑中。另外,从这些或许刻意营造的文本织体中,也隐约地传达出诗人想要以形式主义的苦衷去赢取修辞的胜利。

执笔人:蒋浩

获奖者:施岳宏,高校诗歌奖·入围奖

初读这组诗,虽觉略欠构思的整体感,但诗人的语调轻快、松弛,看似不经意地展现陌异的生活场景,却都能在细微处透露留学生活的日常之下隐藏的,由外部环境与内心沉滞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安。细读过后,可以看出,诗人善于营造戏剧性氛围,凸显生存处境的些微荒诞与错位感,同时,在诡谲多变的世界格局中,敏锐地触碰到个人与国族,现实与文化,身份与身份政治的复杂性。诗人也尝试着不断返回内心那稳定且温暖的部分,试图调动其精神能量,焕发生命的热情和执着。如果我们认可华兹华斯所说的——诗是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那么,这组或许也体现着回忆之声的诗,所反映的恰是诗人当下的经验:那些不确定的却也是不会消失的,期待着年轻的诗人再次将它们锚定为某种肯定的力量。

执笔人:周瓒

获奖者:杨依菲,高校诗歌奖·入围奖

张琦的诗,初读波澜不惊,似乎主要依托个人生活的实感,或取材流动的城乡现场。这种偏重日常生活的写作,本是当代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也容易流于感伤、琐屑。好在张琦的写作没有沾染这样的习气,只是葆有日常诗歌素朴、微妙和耐读的特点,能于平淡中有所洞察,甚至翻转至更宏阔的层面。比如,写个人的普通心绪,却因看到众生的队列,感受“无数个愿望的洪流”推动此刻“我”的生成,结果意外松动了个人的感知结构,联动起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他人。另外,他的句子写得比较松弛,却毫不松懈,暗含了一种内在整饬、一种因隐忍和对称带来的紧张感,这表明写作的主体意识没有淹没于经验,而是高度活跃,一直清晰在场。正是这样一些说得清或说不清的好处,让他的这组短诗,始终保留在评委的视野里,一直留到了最后。

执笔人:姜涛

获奖者:张琦,高校诗歌奖·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