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毛泽东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伟大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他的政治生涯还是个人生活,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故事。其中,他回乡祭祖的情景,不仅是对家族的缅怀,更是对人民、对党、对生命的深深敬意。

1959年,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韶山

回乡后的第一个清晨,毛泽东决定去父母的坟上看看。

由于不想惊动他人,毛主席这天刻意早早起床,但依然还是被卫士们发现了。毛主席要去后山,尽管有警卫人员跟随,但主席还是让他们保持了一段距离。他希望以一个普通儿子的身份,去祭奠他的父母。

在通往墓地的路上,两旁的山坡有些陡。为了保护主席的安全,卫士想要搀扶他前行。但毛主席却生气地挥手拒绝:“不要,我自己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卫士们不明白毛主席为何发火,只有毛主席自己清楚,此时的他,只想以毛顺生老先生和文氏夫人儿子的身份,好好祭奠长眠在地下的父母,自己身体尚可,怎么能让人搀扶呢?

当时跟在毛主席身后的除了警卫员战士外,还有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他曾做过毛主席的机要秘书。此刻,他比旁人更理解毛主席的心情,于是招呼卫士们与主席拉开一段距离,让他一个人上去。

终于上山了,毛泽东环顾四周,寻找着父母的坟墓。当他终于找到时,心中顿时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这是一座淹没在杂草丛中的坟墓,但对他来说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他向这座坟墓走去,肃立、深深三鞠躬。“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啊!”他的眼睛湿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在韶山

毛主席并没有像常人一样燃放鞭炮、献上花圈或是纸幡(当时也没这个条件)。还是一位工作人员在附近折了一把松枝,递给了罗瑞卿,罗瑞卿又将松枝转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点了点头,轻轻地把松枝插在坟上。随后,他又用手清理着周边的杂草。谁知突然看到草丛里有几个小洞,估计是老鼠或者其他什么小动物钻的。毛泽东扒了几团泥土,细心地将小洞堵紧。他做着这一切的时候,神情专注,动作很轻。在这些细微的动作中,流露出的是他对父母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在离开前,有人提出想修缮这座墓地。毛主席却拒绝了这一提议,他说:“还是照原样子吧。”他并不希望后人因为他的身份去做一些铺张浪费的事情。

下山时,毛主席对身边的人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同志和朋友也。这些还得承认。下次回来,我还要来看望他们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这次回乡祭祖的经历,不仅是对父母的怀念和敬意,更是对人民、对党、对生命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从毛主席的语言和扫墓时细微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都流露出了一种人类最古老也是最美好的感情——亲情和感恩之情。这种感情是永恒的、不变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珍惜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