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由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对孩子关心关爱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是过度的关心,可能会成为负担,甚至会比负担更严重。有时家长没有边界感的管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往往会酿成苦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一名女学霸研究生就因为受不了自己母亲的强制管理和专制,最终选择在宿舍自缢而亡,那这件事情背后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呢?

«——【·留下遗书,令人惋惜·】——»

女孩名叫杨元元,长期以来,她对于自己的生活深感绝望,2009年11月26日,她趁同学们都去上课的时候,自缢在宿舍卫生间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知道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向学校索要赔偿,而不是关心女儿自缢的原因。但是经过现场的勘察,杨元元在死亡最后的阶段,完全有理由去摆脱掉危险,她是用两个毛巾拴在水龙头上面来结束生命的,很明显,这是杨元元承受不住自己身体和思想上的压力而做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杨元元的枕头边上放着一张纸条,是杨元元所写下的遗书,上面只有10个字: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

«——【·少年励志的杨元元·】——»

1979年,杨元元在湖北宜昌出生,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氛围还算和睦,不会为生活的吃穿住行而发愁,这样的生活条件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非常羡慕的,从小杨元元就接受了很传统的教育理念,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情,早已经深入杨元元的心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杨元元六岁的时候,父亲被查出患有肝癌,因为家里的积蓄和当时的医疗条件,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父亲离世了。

杨元元父亲的离世,对于这个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留下了没有文化的母亲,和两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元元也是非常争气,眼睛能够看到自己妈妈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努力,白天要在厂里面上班,晚上下班后还要去做一些能做兼职,所以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深受多名老师的喜欢,都认为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女孩,以后肯定大有所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杨元元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但是......

1998年高考结束后,对法律非常感兴趣的杨元元,想要报考大连海事学院法学系,但是她的母亲却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大连离老家太远,并且花销也不少;而是母亲觉得学法律挣不了大钱,无法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杨元元的母亲的私心是显而易见的,她一直希望杨元元能够摆脱掉农村,到大城市里面去工作,将来挣大钱来养自己。

因为母亲的不同意,杨元元只能放弃了自己对法律的热爱,办理了助学贷款,报了离家最近的武汉大学经济系,从此开始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剪不断的“脐带”·】——»

在杨元元的眼里面,脱离了农村就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但是在第二年的9月份,她的弟弟杨平平也考上了武汉大学,家境的贫困,让杨元元再一次背负上了重担,帮助弟弟办理了助学贷款,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承包了弟弟所有的生活费和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自己身上的负担比较重,但是想到毕业之后就可以工作,缓解母亲的压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杨元元就能够释然不少。

但是好景不长,在大二这一年,在老家的母亲突然来消息说,自己的家没有了。原来老家是属于职工宿舍,因为厂子要搬迁,所以所谓的职工宿舍也要搬走,这对于已经内退了的杨元元母亲来讲是一个难题,如果还想要住在这个房子里面,就必须花三万块钱买下这个房子,要不然的话就必须搬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打电话和杨元元商量这个事情,与其说商量,不如直接说是通知,就在杨元元得知家里的困难时,想办法解决的时候,母亲直接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了杨元元的宿舍门前。

这让杨元元宿舍的几个同学感到吃惊,从刚开始的无话不说,到现在比较尴尬的气氛,大家也是有气不敢出声,再看到平时省吃俭用的杨元元,心里面也就默默的接受了母亲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母亲和杨元元的同学们相处的还算是比较融洽,但是毕竟是有年龄差距,有这不可逾越的代沟,而且母亲的做法也是越来越过分。

本来不是作为本校的学生住进来,非但没有感觉亏欠,反而理直气壮的指示宿舍的人做一些事情,没过多久宿舍里的同学们就联合起来向学校提出了申请,要求换宿舍。

学校知道了之后也是没有办法,赶她走只能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只能以杨元元学习努力为理由,准备了一间二人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正和杨元元母亲的目的不谋而合,在杨元元母亲的眼里面,从小学开始,自己的女儿学习就非常优秀,老师们都会给予特殊的照顾和帮助,大学也是一样的,自己的女儿这么优秀,特殊一点难道不应该吗?

可以这样说,杨元元一直在忍受着母亲给自己带来的束缚,在母亲这样的看管之下,她没有社交,没有圈子,更没有自己的生活,整天都是在为了自己和弟弟的助学贷款和生活费而奔波,反观母亲,则是享受着自己女儿带来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过去了,杨元元已经大学毕业,但是因为助学贷款还有三千多块钱没有还完,学校暂时扣押了杨元元的大学毕业证,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元元的求职之路屡遭碰壁。

后来她只能在一个培训机构里面当临时讲师,后来又去卖保险,身兼多职,终于把自己的助学贷款还清。期间杨元元考上了一个县里面的公务员,但是母亲却拒绝她去工作,还是因为挣得少,养不起自己和她的弟弟杨平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务员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工作,全国每年都有上万的人去报考,不得不说,杨元元母亲的眼光的确比较短视。

还清助学贷款之后的杨元元,感到一身轻松,这一次,她想要为自己而活,准备继续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妈妈,本来以为母亲不会同意,出乎意料的是母亲竟然同意她去上海读研究生,原因是知道上海是一个大城市,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可以挣到大钱,这样自己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杨元元母亲的心里面,还有一个小算盘:就是虽然有学费,但是平时杨元元可以勤工俭学去挣学费,而自己呢,又可以住进不花钱的宿舍里面。

但是,这次却不像她自己想的那样,不管是任她怎样打闹,学校都拒绝给她们两个提供宿舍,反而引来了其他同学异样的眼光去看待杨元元。

弟弟杨平平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曾经多次给母亲说,让她来北京,他们两个在外面租房子住。但是都遭到了自己母亲的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认为这样不方便,自己住在女儿的学校里面,更能够去照顾他,杨元元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带着自己的母亲住进了学校宿舍,但是这次的舍友全部都是生面孔,并不像之前在大学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哪里会卖面子给杨元元?

«——【·“我想活出我想要的样子”·】——»

遭到了同学们的一直差评和白眼,甚至还有人说:

“没钱?没钱来上什么学,还是带自己妈妈来上学,真是笑话!”

“真是‘妈宝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第一次见面的杨元元羞愧难当,但是杨元元母亲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同样都是学校,武汉大学可以,你们上海海事大学肯定也可以,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保持优秀,就凭这个,肯定是会有特殊照顾的。

但是学校就是不买账,最后学校考虑到这对母女可能确实困难,就在附近帮忙找了一间比较便宜的出租屋,这样杨元元母亲才勉强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出租屋才发现,这是一个毛坯房,没有任何的装修,只有水泥地板,看着冰冷的墙壁,杨元元回顾起自己的这些年,好像都是在让自己妈妈满意,而自己却一事无成,反过头来看自己的大学同学,有的已经成为了城市精英,有的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领导人,这让心里冰凉的杨元元,更加的厌烦自己身边的这个中年女人。

心中的不甘和对自己母亲的厌烦逐渐增加,才酿成了文章开头的那般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尾声·】——»

杨元元的离去让人忍不住的感到惋惜,如果不是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看管的太过于严格,也不会造成这样的下场;如果不是自己母亲的强势,自己也不会慢慢的改变人生规划,酿成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不得不说,还是有很多的父母,经常用爱的名义,去束缚住自己孩子的手脚,自由是每个孩子所追求的东西,他们自认为给予了足够的关心,就给了孩子前进的动力,殊不知,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过度关心和专制,让孩子丧失了在这个社会上拼搏的激情和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胆量魄力。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我们不需要为谁而去活,更不是要成为谁,而是要自己努力去感受这个社会带给自己的东西,去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