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人情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情世故的江湖。身处于江湖中的我们,不论愿不愿意,都需要接触到人情世故。

比如说日常的职场,就是人情世故的载体。你不跟别人讲人情世故,可别人会跟你讲人情世故。到头来,还是逃不过人情世故。

人在单位,不可不懂的5条人情世故,希望你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有些事,只能看,而不能说。

不少人都有一个幻想,认为江湖就是一个善恶分明的地方,每个人都遵循规则做事,也都是讲道德的好人。

如果抱着这种幻想做人,那生活将会给我们一个重重的耳光,让我们醒悟。我们会发现,江湖就是一个阴暗的修罗场,无数人都虚伪狡诈,乃是披着羊皮的狼。

当我们接触到这些人,也看到某些真相,那我们是守口如瓶呢,还是说出来呢?尽量守口如瓶,而不要说出来。

将事儿挑破,放明面上说,这都是愚蠢的行为。江湖有一个潜规则,你能看破,这是你的本事,但你不能说破,否则你就是江湖的公敌。

有什么事儿,看看就好,当涨涨见识。至于挑破,那就没必要了,因为挑破某些真相,一来触犯了精英的利益,二来也会被底层人厌恶,不妨置身事外,看破不说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无关本分的事,尽量不要碰,也不要管。

从古至今,我们的环境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安守本分”,不要做僭越的事。

你在A职位,那你就做A职位的事儿,承担A职位的责任。至于说B职位的事儿和责任,跟你无关,那你就不能把手伸过来了。

如果你不懂事,在A职位上,却伸手到了B职位,那别人就会认为你太“贪心”了。对于贪心之人,没有人会手下留情。

你可能会说,我只是好心,想帮帮他们而已,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呢?原因有二。首先,你拿什么身份帮别人?其次,别人需要你帮吗?

历史上,僭越本分的人,不论是普通人,还是精英,都没有好下场。安守本分,不论在什么年代,都是妥妥的王道。因为,你逃避不了儒家文化的大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与人相处,三分真,七分隐藏就好。

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敢全抛一片心。”跟别人说三分真话,用来表示我们的敬意。剩下的七分真实,尽量藏在心底,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你接触的人多了,就会明白,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们,能说三分真话就不错了,他们一般都是“一分真,九分假”。

在虚伪的环境中,谁暴露了十分的真心,谁就是别人眼中的大肥羊。哪怕这头狼放过了大肥羊,其他的狼也不会放过大肥羊。

与人相处,哪怕关系比较亲近,也该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人,只会尊重自己看不透的人与事儿,而不会尊重自己完全看透的人与事儿。

为人处世“三分真,七分隐藏”,并不是让我们活成虚伪的样子,只是让我们提高防备之心。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不要轻易站队,尽量保持中立,再进行选择。

在“站队”问题上,不少人都会发愁。有人会想,加入这个圈子不行,加入那个圈子也不行,那我该怎么办呢?

其实,站队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局势不明朗的时候,我们要选择中立。而在局势明朗的时候,那我们不妨选择最强的那一方。谁强,那就帮谁。

保持中立,别人就会认为你毫无威胁,自然不会把目光放在你的身上。有可能,这些圈子的人都会拉拢你,对你比较客气。

就跟楚汉相争的时候一样,当韩信攻下齐地,那他就成为天底下最强的第三方势力了。等于是,韩信帮刘邦,刘邦赢。韩信帮项羽,项羽赢。

最终,韩信选择了刘邦,而拒绝了项羽的邀请。原因很简单,刘邦的实力和潜力最强大。哪一方强大,那就帮哪一方,这是人情社会的“铁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尽量不要涉足,别人的是非以及爱恨情仇。

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是非太多,是因为嘴巴乱说话;烦恼太多,是因为我们总爱出风头。

对于别人的是非以及爱恨情仇,相当多的人都喜欢涉足其中,还喜欢强出头,这就会惹来别人的不悦,跟别人反目成仇。

别人的是非,理应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别人的爱恨情仇,本就是别人的事,跟你我无关,我们又何必搞那么多事呢?

不远离是非,那我们就会被是非缠上。不远离爱恨情仇,那我们就会被别人的冤孽纠缠。这就像泥潭,你越是挣扎,越是陷入其中。

讲究人情世故的目的,既是为了尊重别人,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至少,井水不犯河水。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