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科学家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如何平衡兴趣和专业选择?当科学家有趣吗?6月20日,一场生动的科普活动在四川省德阳市巴川中学举行。

第19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范宣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为受伤的大地把脉排险》的地质灾害科普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范宣梅为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主办方供图

范宣梅从地震灾害链以及应急抢险成功案例操作等方面,给孩子们介绍了科学家如何开展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内容,并分享了灾害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

科普课堂结束后,不少学生将范宣梅团团围住踊跃提问。面对孩子们对学习的困惑以及对科学的热爱,范宣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表示,好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一定会让大家终身受益。

当天,欧莱雅“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四川行活动在巴川中学启动。启动仪式上,德阳巴川中学科技女生社团成立,范宣梅及其团队受聘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巴川中学则被授予“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基地校牌。

巴川中学副校长孙悦表示,我们重视科技实践活动,是因为我们深知科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科技女生社团的成立意味着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更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科学世界。

今年3月,“科技女生赋能计划”首场活动在甘肃启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陈思宇教授和甘肃广河县第四中学进行了分享、交流。截至目前,“科技女生赋能计划”已先后在甘肃、北京、山东、上海、四川开展了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