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普教育合作,2024年6月22日,“发展中国家科普教育圆桌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发展中国家科普教育工作者代表聚焦科普教育主题,谋求科普教育共识,共商科普教育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致辞,金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施怡伟、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柴琼颖出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会议吸引了尼日利亚联邦交通大学校长Katsayal Umar Adam教授,缅甸教育部高教司司长Aung Ko Ko Kyaw先生,南非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Sekhejane Palesa Rose女士,津巴布韦奇诺伊科技大学执行副校长Mtangi Wilbert教授等11个发展中国家30余位科技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我省温州、德清等地的中方科普工作者代表。金华市科协、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等7家中方单位代表与尼泊尔教育科技部、埃塞俄比亚季马大学、伊拉克杜胡克大学等11个外国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科普教育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并围绕科普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专业发展、运行机制、政策制定、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前沿讨论,旨在推动科普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构建多元化参与的大科普教育格局和体系,助力发展中国家公民科学素养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前期充分酝酿、现场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会议现场还发布了重要成果——《发展中国家科普教育金华共识》中英文版本,呼吁加强科普教育立法与政策制定,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教育体系,发挥科学家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完善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普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相互借鉴先进的科普教育理念和方法,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成就,共同助力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升,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华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市科协主席施怡伟介绍,近年来,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共同开展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选聘工作,与浙师大合作开展“下午三点半”科普课堂试点工作,与团市委等单位开展“小院士”评选,初步形成“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学实践活动”的“1+4+N”特色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连续多年举办“冲刺!科学+”科普大赛、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10余项科技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开展“流动科普超市双进”、科普助力山区县、科普赋能山区26县专项活动、流动专家服务、“小小创客营”进校园等活动,持续推动科普教育走深走实。

文字:杜德洪

编辑:吴裕慧

审核:卢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