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准备突围【申报新闻与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2】刘本新

1934年10月22日,这一天,是中央红军从于都向西突围长征出发的第12天,也是红军主力部队全部离开于都的第5天。

上海《申报》头版刊发新闻

瑞金会昌间 残匪准备突围

【福州】军息瑞金.古城.会昌间,现集残匪五六万人,拟图为而走,长汀已无匪主力,直捣汀瑞军事已经开始发动(20日专电)

【福州】赤匪最高干部已受我东北两路各军迫剿长汀,不能立足,确有准备突围衡赣西退窜鄂川边境企图,最前线已移至瑞金长汀交界之界岭,架设工事,似拟尚在该处顽抗,掩护退却。现我东路各军各师对攻汀军事部署已就绪。本月底可一鼓而下汀城。

蒋鼎文连日乘飞机来往漳厦龙新间处理公务。日内将进驻最前线督剿,朋口河田公路碉堡,25日前后可一律筑竣。上杭旧县镇西南笔架山,时有匪出没,为伪第24师第72团之流窜之地。该山为东南两路军防区交界,已饬得力队伍进驻搜剿中。(21日中央社电)

历史复盘,当时的“准备突围”这个判断是有错误的。

蒋介石在干什么?

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胜利在握,心情不错,前线不用再日夜操心,他带着夫人到河南、陕西、宁夏、察哈尔、北平、山西等地视察一大圈,在北平协和医院检查身体等。报纸跟踪报道。当蒋介石缓过神来到了南昌,红军就要血战湘江了。

民国新闻很有意思,报道“剿匪”,总要把指挥官的姓名、行踪、作战意图,一一报道,军方也乐此不疲。

22日新闻使用了“残匪准备突围”这样词句。

“残匪”,第一指的是红军突围后留下的掩护部队;第二留下的归陈毅指挥的那一部分红军;第三指的是第五次围剿以来整个红军还剩余的部队,这个一部分部队可不是“残匪”,有8万多人呢。《申报》新闻说的“残匪”有五六万人,应该是属实的。他说的是行走在这一带的突围的红军大部队,其中一些掩护部队就在山上构筑阵地。

江西省于都县城,被定为中央红军出发地。于都河从城西南经城南向东北,呈现出汉字“心”的样子,于都县政府就在“心”字底部河北岸。今天的于都河上有8座桥,有的桥名有“长征”二字,从西面数第3与第4座桥之间的河北岸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红军出发时,在河上建了码头,连同原有的桥梁共有9处渡河点,86859人的红军和大量的民夫,有时我们会说这支队伍有10万人,应该接近或符合实际。这支队伍渡过于都河用了9天,主力部队是17日全部过河的,无数的物资从这里过河。

过河后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如果说国民党的地面部队看不出红军向西突围,他们的轰炸机驾驶员难道看不见吗?大概可能他们要严守职责,对与轰炸任务不相干的事一概不问。

红军的突围方向是西南。

10月19日至20日,红军部队主力前进70公里左右,到达信丰县境域,这里是陈济棠的粤军南路军沿桃江构筑的碉堡群防线,并完成突围前的作战准备。陈济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分会委员长、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赣粤闽湘边区“剿匪”副总司令。

中革军委决定,破粤军防线;突破防线后全军向湘南前进。突围时间确定在21日夜至22日晨。

激战一夜,粤军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小股红军游击队骚扰,而是红军主力的大规模行动,马上根据与红军已经达成的协议,稍加抵抗,对天打枪,主力即全线后撤。红军部队也遵守协议,对后撤的粤军不作追击。25日,红军的军委第1、第2纵队和其他红军部队从信丰南北全部渡过桃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

2024-6-23

上海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