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

1996年我大学毕业了,当我憧憬着和女友郑秀文一起开始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美好时,她却给了我一个无法理解的选择。

我家是城市的,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工人,他们早就为我毕业的工作找好了去处。

郑秀文家是农村的,但她很少谈起自己的家乡,也很少和我沟通她的理想。

我们相爱只有一年,也是在大四的一次活动中相识,印象中的她穿着朴素,但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吸引着我。

多少年后我才明白,那是沉静与内敛,是一个人内心无比强大,对人生无比通透后的坚定与从容。

她告诉我她必须回到家乡,不想留在城市。

当时,我都想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大多数人都削尖了脑袋想留在城市,而她明明可以有机会,却根本就不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年我们选择了分手,但是后来我忍不住去了她的家乡去找她,我想看看这个有着奇怪想法的女孩过得怎样。

那一去,我发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我庆幸自己来到她的村庄,不然我将会错过一个多么好的女孩子,错过一生幸福的生活。

1

我叫周文,我出生在一个城市家庭。我的父亲是一位转业军人在机关上班;母亲在一家纺织厂工作。

在这个年代,大学毕业生是稀缺资源,我根本不需要为工作发愁。

父亲已经为我安排好了一切,只需我点头,便能步入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关工作。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毕业时,我大学时期的女朋友郑秀文,她有着不同于我的想法。

她执意要回到她的家乡,一个偏远的农村去教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无法理解她的选择,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发展机会,难道不比农村好吗?

但她只是平静地告诉我:“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不能强求你和我一起回去,但我必须回去。”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明媚,校园里欢声笑语。

我却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沉重。郑秀文穿着学士服,笑容灿烂,但她的笑容背后,是我能感受到的坚定和决绝。

我们只是认识一年多而已,但是我们总有说不出的心灵默契,我觉得自己对她还不够了解,我不想就这样失去她。

可是她的淡然和决绝又让我很生气:“难道在你的心中我一点都不重要吗?”

我有些不开心地问她,她却握住我的手说:“我也很难过,但有些事明知不能改变,讨论还有什么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在我心中很重要,但这世界上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当你必须做出选择时,你怎么做?”

如果,真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而又必须选择,当然是放弃爱情了。

她的话让我迷惑不解,有什么事比爱情更重要?我不明白。

但她只是笑笑也不想过多解释。就像她说的,明知不能改变,讨论有什么意义。

我们之间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分手。我选择了留在城市,接受了父亲为我安排的工作,开始了朝九晚五的机关工作。

而郑秀文和我平静告别,背着行囊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她要回到偏远的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的劝说无法阻拦她的脚步。

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故事就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城市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高楼大厦遮挡了大部分阳光,只留下狭窄的天空缝隙。

时间过得飞快,我在这座城市的机关单位工作已经一年了,每天的工作内容几乎一成不变。

处理公文、参加会议、编写报告。生活似乎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的心却像这座城市的天空一样,失去了色彩。

早晨,我穿梭在拥挤的地铁里,周围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大家都在低头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或是闭目养神。

我也不例外,手里拿着一份早报,眼睛却不自觉地望向窗外,思绪飘向远方。

办公室里,空调的冷气让人忘记了外面的季节。同事们各自忙碌,偶尔的交流也仅限于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机关有很多规矩,要谨言慎行。我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屏幕,玩玩接龙或排雷小游戏。

工作大多时候也没有多少事,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也开始了每天的喝茶看报。

中午,我是不用那么匆忙,也不用回家做饭。要么和同事们一起去附近的快餐店,要么就是参加一些宴请。

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的无非谁升迁了,谁又分了大房子,还有某某炒股票和楼花大赚了一笔。

那些宴请我们的人无非是想办什么事,这都不用我操心,那里领导们的事。我就只管喝酒就行了。

下班后,我常常独自一人漫步在城市的街头,看着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

在机关见识太多的蝇营狗苟,毕恭毕敬的商人其实内心根本瞧不起你。

办事时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办完事了或者用不到你了,谁还记得你是谁。

大家似乎都在追名逐利,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错。但我却总是感觉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的夜晚繁华而喧嚣,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空虚。

我开始怀疑,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开始怀念和郑秀文在一起的日子,怀念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执着。

每当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她的身影,她的话语,她的梦想。

我意识到,我失去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生活的激情和意义。

周末,我回到了父母的家。饭桌上,父母关心地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我却只能报以微笑,告诉他们一切都好。

他们对我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但我却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够稳定下来,但我的内心却在挣扎。

“文文,你最近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母亲关切地问。

“妈,我没事,只是有点累。”我回答,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工作是很重要,但身体更要紧。如果觉得累了,就请几天假,出去走走。”

我点了点头,心中却明白,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休息,更是一种生活的改变。

母亲提起明天让我去王阿姨家,王阿姨有个女儿不错,想让我去见见,但我真的一点兴趣没有。

我推说我明天已经安排了事,没时间去。我说了谎,但母亲只是责怪了我两句说那下周再说。

我忽然心中就有了一个念头,我不如明天去郑秀文的家乡看看,看看她生活得怎样?

这个念头一起,便不可遏制了,我当晚就去订了车票,这样我就不算对母亲说谎了。

我回到家中,打开了郑秀文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

信中,她没有责怪我的选择,只是表达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家乡的深情。

信的最后,她写道:“周文,无论你身在何处,我都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晚上,我在浴室的镜前,凝视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我问自己:“你幸福吗?”

这句话像说给自己听,也像说给远在他乡的郑秀文听。

3

第二天,简单收拾了行李,便踏上了前往郑秀文家乡的列车。

火车缓缓驶出站台,我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城市,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期待。

我要去找郑秀文,去她的家乡,去了解她的生活,去感受她的热情。

我要亲眼看看,那个让她毅然决然放弃城市生活的地方,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我的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期待的是即将见到她,忐忑的是不知她是否愿意接受我这位不速之客。

火车缓缓驶出了城市的边界,高楼大厦逐渐被广袤的田野所取代。

随着景色的变化,我的心情也逐渐放松。我打开了车窗,让清新的乡野空气充满车厢,带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麦收季节,地里是一望无际的大片大片的金黄。

经过近十二个小时的旅程,我终于到达了郑秀文的家乡。

这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被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着炊烟和麦子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我在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坐班车来到了这里。

我沿着乡间小路,向村里的小学走去。远远便看到一面高高的红旗飘扬在风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远远传来,让我感到一丝亲切。

当我到达学校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玩耍,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我在人群中寻找着郑秀文的身影,但并没有找到。于是我向一位老师询问她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哦,你是说郑老师啊,她现在应该在图书室。”老师热情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间小屋。

学校的校舍看样子是刚刚新建的,红色的砖墙,两层小楼的中间刷着天蓝色的腰线,呼应着的房顶檐和一层的墙裙也是天蓝色。

那位女老师大喊了一声:“郑老师,有人找。”

我真为她那一嗓子震撼了,整个校园都能听见。这农村老师的嗓门就是强悍。

图书室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看到了郑秀文。

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阳光洒在她的身上,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她看起来还是那么宁静,她眯起眼睛看向我。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是难以掩饰的喜悦,她笑着跑向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