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4高招系列报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首年招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人民网: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怎样安排?在广东有多少招生计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总数5300名。经济学、数字经济、经济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政治学类、计算机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在广东省内招生计划数增幅较大,考生被上述专业录取的几率将进一步增大。

人民网:与往年相比,今年学校招生有什么新的亮点?是否有新增专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的“商务英语+法学”“商务英语+数字经济”“德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意大利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金融学”等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今年首次招生,学校成为广东省首家双学士学位项目建设高校。

今年,学校的供应链管理、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菲律宾语四个专业也是首年招生。学校还增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另设有英语(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此外,学校的工商管理(国际化管理创新班)、工商管理(商务智能创新班)、国际商务(CGMA创新班)、金融工程(创新班)、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也纳入高考招生。

学校在广东省招生专业组选科限制少。政治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都是单独成组,考生可以放心报考。

人民网:学校的转专业政策是怎样的?培养模式有哪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的普通类本科生(不含合作办学专业)在校期间均有三次转专业机会:第一次是在新生入学报到后,根据学校公布的创新班选拔条件自愿申请,被考核后录取,进入新的创新班就读;第二、三次分别是参加第二、四学期全校范围内的转专业,学生转出时实行“零门槛”(即不设条件),转入则需通过考核。学校的法学专业,在2023学年共接收了56名转专业学生。

人民网:学校的深造率、就业率如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校是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每年有近三千名学生服务“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涉外活动。学校获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毕业生就业持续保持“三高”态势。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熟悉国际惯例,外语应用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历届毕业生颇受社会各行业欢迎。学生高质量就业持续向好,就业薪酬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位。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总人数为1356人,占本科生总人数的28.10%。

学校充分鼓励学子到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实习、任职。2023年,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学生共计39人次,学生进入实习、任职的国际组织机构数扩大到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