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有时能够记录我们的生命,当《绝地战警》第一部上映时,我还是个孩子。如今第四部上映,我已经步入中年。

影片里的两个“坏小子”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

电影不错,比上一部好看很多。而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无非是直男最爱讲的两件事:

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男人至死是少年

所以与其聊电影,不如聊聊电影的男主角威尔·史密斯,聊聊我们看好莱坞大片的过往。

在史密斯的电影里认识“大片”

说实话,我并不太看好《绝地战警4》在国内的票房。

首先是因为好莱坞大片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就不怎么受待见,来一部扑一部。其次就是威尔·史密斯在被漫威超英电影喂大的年轻观众心目中可能不是太有号召力

听到这个名字他们可能会愣一下:威尔·史密斯是谁?哦,是那个在奥斯卡上扇人耳光的大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对于80后影迷来说,威尔·史密斯是他们对好莱坞大片最初的记忆

一部《独立日》告诉中国观众,原来好莱坞大片能“大”到毁天灭地的地步。

我至今还记得威尔·史密斯用降落伞裹着外星人在戈壁滩上行走的场景。“狂拽酷炫”这个说法从此就有了具体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日》剧照

还有迈克尔·贝拍摄的第一部《绝地战警》,原来一部影片可以不需要复杂的剧情和大场面,只靠演员的个人魅力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地战警》剧照

然后是电影《黑衣人》,这片子带给我一个后遗症,就是总想在公共场合抖机灵,比如在面试的时候把桌子拽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衣人》剧照

这一系列影片奠定了威尔·史密斯在好莱坞的地位。可以这样讲,他是好莱坞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黑人巨星

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如果威尔·史密斯是第一位黑人巨星,那么丹泽尔·华盛顿呢?摩根·弗里曼呢?吉米·福克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丹泽尔·华盛顿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下什么叫巨星。很简单,拥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明星才叫巨星。

而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巨星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他的片酬,一个是他的票房

比如说在香港,电影明星很多,但称得上巨星的只有“双周一成”,“四大天王”都不行。

先说威尔·史密斯的片酬,2001年,威尔·史密斯主演了传记片《拳王阿里》,收获2000万片酬,从此踏进了“2000万俱乐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拳王阿里》剧照

在最新一部《绝地战警》中,威尔·史密斯的片酬仍然高达2500万。这意味着他在 “2000万俱乐部”稳稳地住了20多年。

而说到票房,威尔·史密斯是影史上唯一一位连续八部作品、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明星。早在2008年,他参演的电影全球总票房已经超过50亿美元

于是影迷们顶礼膜拜,高呼“史皇”。而且千万别忘了,威尔·史密斯是一位黑人演员。

黑人演员中的异类

为什么我称呼威尔·史密斯是好莱坞第一位黑人巨星?除了耀眼的片酬和票房之外,还与他那个年代黑人演员成名难度有关。

跟现在不一样,上世纪九十年代,黑人演员的成功之路绝对属于“HARD”模式

那时候好莱坞的黑人演员基本上就是走两条路。要么成为演技派,比如前面提到的弗里曼和华盛顿。卓越的演技让他们很难被好莱坞忽视。

要么就成为喜剧明星。

但是像艾迪·墨菲这样能演上主角的黑人喜剧演员其实也不多。更多的是给其他演员做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艾迪·墨菲

比如在《绝地战警》里跟威尔·史密斯搭档的马丁·劳伦斯,比如在《尖峰时刻》里跟成龙搭档的“摩托嘴”克里斯·塔克,再比如在奥斯卡上挨了威尔·史密斯一记耳光的克里斯·洛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尖峰时刻》剧照

他们实际上才是那个年代好莱坞黑人演员的主流。而威尔·史密斯则是一个异类。

尽管他也靠着黑人的插科打诨成名,但很快他就凭借着强大的个人魅力杀进了好莱坞的巨星行列。

一个证明就是他开始主演一系列不是必须由黑人演员才能主演的角色,比如“全民系列”——《全民公敌》《全民情敌》《全民超人汉考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民公敌》宣传图

这个“全民系列”一看就是港台的翻译,就好像“总动员”系列,把不挨边但类似的作品起相似的名字,以期可以形成口碑累积。

而“全民系列”的相同之处就是威尔·史密斯主演,他是这些片子的最大卖点。而“全民”这两个字也体现了威尔·史密斯的“群众基础”。

这些电影,包括之后的《我,机器人》《我是传奇》,你会发现这些角色没有什么身份、肤色上的要求,谁演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传奇》剧照

但谁演都行的角色在过去往往都会由白人演员来主演,尤其是那部政治惊悚片《全民公敌》。但是威尔·史密斯打破了这一传统,在他之前,没有一位黑人演员做到过这一点。

所以说,威尔·史密斯是好莱坞第一位黑人巨星

史密斯之后再无史密斯

有人说,汤姆·克鲁斯是好莱坞最后一位巨星,那我觉得威尔·史密斯就是好莱坞最后一位黑人巨星。

威尔·史密斯的星路历程和汤姆·克鲁斯有点儿像,都是少年成名,一跃成为青春偶像。然后人到中年开始谋求在艺术层面获得肯定

于是他们开始接拍能够提名奥斯卡的文艺片。但是很显然,以他们的演技,主演动作片绰绰有余,但是冲击奥斯卡影帝就不太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雨人》剧照

为了得奥斯卡影帝,汤姆·克鲁斯不可谓不努力,他选择和一堆大导演和演技派合作。其中不乏库布里克奥利弗·斯通这样的大师名导。

但是他始终还是差一口气,三次提名三次落败,反倒是跟他合作的保罗·纽曼达斯汀·霍夫曼都拿了影帝。

这几年,汤姆·克鲁斯想得影帝的心也淡了,开始把全副心思放在了拍摄商业大片上。

同样,功成名就的威尔·史密斯也开始冲击奥斯卡,主演了《拳王阿里》《当幸福来敲门》《震荡效应》等一系列目的性很强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幸福来敲门》剧照

和汤姆·克鲁斯一样,威尔·史密斯的演技距离奥斯卡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意思。但是和汤姆·克鲁斯不一样的是,这一回,威尔·史密斯的黑人身份帮了他

就在他掌掴克里斯·洛克的那届奥斯卡上,威尔·史密斯凭借传记片《国王理查德》圆了自己的奥斯卡影帝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王理查德》剧照

你说威尔·史密斯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就超过了《当幸福来敲门》或是《拳王阿里》吗?并没有。但是政治正确帮了威尔·史密斯一臂之力。

如果说在威尔·史密斯出道的九十年代,黑人演员的成功之路是“HARD”模式的话,那么在20年后的今天,黑人演员在好莱坞就进入了“EASY”模式。

过去是主流电影都会让白人演员主演,如今却是本该属于白人演员的角色统统交给了黑人演员,黑美人鱼、黑雪公主、黑朱丽叶……

但很显然,这样的选择,不是基于市场考虑,而是基于政治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政治正确的戏码同样在奥斯卡舞台上演,过去黑人演员拿一个表演奖都是大新闻,这几年却呈现出井喷的状态

转折点在2016年,在那一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没有任何黑人演员获得提名,这直接引发了黑人演员抵制奥斯卡的行动。

而到了2017年的颁奖礼上,奥斯卡矫枉过正般地纠正了这个“错误”。最佳女配角给了黑人演员,最佳男配角给了黑人演员,最佳影片给了黑人团队制作的黑人同性恋题材电影,最佳纪录片给了黑人编剧撰写的黑人题材作品……当然也顺便照顾了一下华裔,终身成就奖给了成龙。

到了威尔·史密斯被提名的这一年,谁敢忽视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黑人励志电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黑人演员们不再需要只能凭借出色演技或是超凡魅力在好莱坞杀出一片空间的时候,这个群体似乎也失去了制造巨星的能力。

你不妨想一下,从威尔·史密斯往后,还有哪一位黑人演员称得上巨星?我想破了脑袋也只想到了一个赞达亚。但赞达亚和威尔·史密斯还差得太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员赞达亚

如今的好莱坞,黑人演员其实仍然是影视作品里的花瓶,只不过他们被摆放到了更显眼的位置

他们站在这个位置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而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肤色。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配不上这个位置。

但是威尔·史密斯不一样,当年他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黑马,以其超凡的魅力冲进了白色的羊群。他是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黑人明星,如今看来,恐怕也是最后一个。

作者丨牛角

永远的新文化报评论员

排版丨Amethyst

责任编辑丨Tony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 好 课

好课 | 影视剧本写作(项目班)

好课 | 陈翠梅导演工作坊

关 注 【 益 起 映 创 学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