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前言

1992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那一年有失望也有惊喜。

那年我参加高考失利,仅以一分之差与师范学院失之交臂。

当我万分沮丧时,我的中学老师却带来了一个让一家人惊喜的消息。

老师经过一个同学的关系,我可以花2000元钱运作一下,还可以进入师范学院上学。

那时候大学生可是很值钱的,还包分配。上了师范学院出来,最低也是个老师,去机关上班也不是不可能。

一家人激动万分,却很快又陷入绝望。因为2000元钱在当时的农村是一笔巨款了,普通家庭真是没有啊。

这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又出现了,村里的张屠户找上了门。愿意出一千元,让他儿子顶我的名字去上学。

思虑再三,我家同意了。白得了一千元。

从此我们两人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很多人会问:“失去了那么好的机会,你不后悔吗?”

听了我下面的故事,你就会明白,我一点也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我陈心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

家里贫困,却挡不住爷爷奶奶对延续家族香火的热情,我的名字陈心愿,承载着家人对我无尽的期望。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上面有四个姐姐。听说,原本还有一个五姐,但在她出生时,因为家里想要一个男孩继续香火,奶奶把她溺死了。

不要觉得很残忍,这在当时的农村太普遍了。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们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但贫穷始终像一道阴影,笼罩着我们的家。

在我出生之前,几个姐姐的命运似乎早已被注定,她们上到小学毕业就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回家帮忙干农活,为家里分担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到来,终于让一家人开心不已,终于不用再生了。

家里终于有了一个男孩,不用再为没有继承人而忧虑。因此,他们给我起名“陈心愿”,趁心愿。

我是家里老小,又是男丁,从小也被寄于厚望:家人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光耀门楣。

在我们家,五个孩子中,我独享着一份特殊的待遇和期望。

"心愿,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让咱们家也风光风光。"

奶奶时常这样对我说,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既感动又有些窒息。

父亲和母亲虽然没有太多文化,但他们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让我走出这片黄土地。

他们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总是默默地支持我,哪怕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我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愿,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

父亲的话不多,但每次说出的话都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尽管我努力学习,但高考的结果却让我和家人都感到失望。

我以一分之差与师范学院失之交臂,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

消息传回家中,原本充满期待的气氛瞬间凝固。

奶奶的叹息声,父母的沉默,姐姐们担忧的眼神,这一切都像重锤一样击打在我的心上。

我知道,我让他们失望了。

"心愿,没关系的,明年再考一次。"母亲终是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则在一旁默默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无奈和焦虑。

他知道,复读意味着又是一年的开销,对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就在我们几乎要接受现实的时候,学校的老师找到了我家。

他说通过一个同学的关系,只要出2000元钱,就能让我去师范学院上学。

这个消息如同一线曙光,让家人看到了希望。

"心愿,这是你的机会,咱们一定要抓住。"奶奶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于是,一家人开始了筹钱的行动。父亲走遍了亲戚朋友家,母亲则回娘家去,找几个舅舅帮忙。

姐姐们也尽自己所能,四处打听有没有临时的零工可以做,省吃俭用,希望能为我凑齐这笔学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中更加残酷。在这个贫困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难处,借钱谈何容易。

即使有那么几家条件稍好的亲戚,也因为担心我们还不起而婉拒了我们的请求。

时间一天天过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而我们仍旧一筹莫展。

奶奶看着我们忙碌的身影,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陈家做了什么孽啊,让我孙儿失了前程。"她的哭声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奈。

我站在一旁,心中五味杂陈。我知道,这是往老祖宗身上推卸责任。

虽然有一点小失落,但我也觉得那本就不是自己考上的,也没什么可难过后悔的。

最终,在一番挣扎和努力之后,我们还是没能凑齐那2000元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选择了放弃。

"算了,爸、妈,我不去了。我相信,就算不上大学,我也能活出个人样来。"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

家人看着我,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他们知道,我已经做出了决定,再多的劝说也无法改变。

"心愿,是咱们家没这个福气,也是爹妈没本事。"母亲安慰我说。

“我不怪你们,我本来就没考上,不是你们的错。”我也安慰父母,他们心中比我更难过。

就这样,我放弃了上师范的机会,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但我并没有后悔。

我那时正是年轻气盛,我相信人生的道路千万条,这条路不通,总有另一条等着我。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我们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村上的张屠户找上门来,提出了一个让我和家人都意想不到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屠户身材魁梧,满脸横肉,平日里总拿着屠刀手里,那天却提着一块猪“后臀尖”。

平时村里的孩子们都有些怕他。但那天,他却笑得像一尊弥勒佛。

"陈大哥,我听说心愿那孩子没能上成师范,真是可惜啊。”张屠户是个性情中人,想婉转说话,真是难为他了。

“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张屠户开门见山地说。

父亲请他进屋坐下,他便直截了当地说:"我儿子和心愿是一届的,成绩你们也知道,上师范是没指望的。”

“但我这当爹的,总想给他谋个好出路。我听说,只要花点钱,就能让心愿上师范。我这里愿意出一千元钱,让心愿把这机会让给我儿子,你们看咋样?"

这话一出,我们全家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