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苏州工业园区门店。□记者 鲍旺 摄

□苏报记者 鲍旺

若不是妻子满腹心事地向自己交代“后事”,梅先生还不知道最近4个月内,妻子多次前往“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消费,不仅刷光了身上所有积蓄,还办理了3项贷款,总计花费30多万元,让本就经济不宽裕的夫妻俩,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细细回顾整个消费过程,梅先生夫妇认为盘氏瑶医存在“夸大诊疗”“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诸多问题。而面对梅先生夫妇的退款诉求,盘氏瑶医却称遭到了“敲诈勒索”。

126元广告体验,不料4个月竟花掉30多万元

“她说自己一身毛病,怕是活不长了,让我好好照顾两个孩子。”今年6月7日,妻子毛女士的一句话,让梅先生感到意外,“她公司每年都有体检,体检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察觉到妻子的异常反应,梅先生同她聊了1个多小时,妻子终于慢慢向他讲述了实情。原来,她去了一家产后健康恢复中心,且已经在那里消费了4个多月。“说她有各种各样的病,不及时治会变成各种癌症,甚至痴呆和瘫痪。”更让梅先生震惊的是,在4个月内,妻子在那里共消费了30多万元,其中17万元还是贷款。“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她从没有因为美容花费超过2000元,而且两个儿子大的14岁,小的7岁了,还有必要做产后修复吗?”梅先生对妻子所做的修复项目存疑。

面对丈夫的疑问,毛女士认真回顾整个过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产后调理的确有问题,感觉自己被彻底套路了。毛女士说,今年1月,她的微信收到一条“盘氏瑶医产后恢复连锁”公众号发送的信息,“说有产后修复体验项目,体验价是126元。”毛女士自感有时打喷嚏会有点漏尿,就想着去体验一下。

预约好后,1月21日上午,毛女士前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嘉瑞巷的“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体验,购买了126元的体验项目。“体验的时候,店里的老师一直和我聊天,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身体里毒素很大,要及时排毒,不然后果很严重,还说我卵巢老化,例假不调有炎症,背部有疙瘩是内分泌失调,总之妇科病很严重,骨盆也歪掉了,而在他们店里通过手法和产品就可以修复。我看他们店挺大,有营业执照,应该不会骗我。”于是,毛女士在购买126元的体验价之余,又听了“老师”的建议,购买了“特价私密排毒”“高端骨盆服务”“私密排毒服务”“卵巢激活服务”等套餐以及“植萃焕润呵护”“密蕊幽兰抑菌”“植萃臻润呵护”以及“粉色诱惑抑菌”等套装产品,当天共支付49000多元。购买服务和产品后,毛女士同店方签了一份服务合同。

此后,毛女士按照合同条款和“店里老师的安排”,多次前往“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接受服务和购买产品。“第一次去她们那里时,工作人员就再三向我灌输一种思想,说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男人一般小气,不愿意为女人花钱,让我自己对自己负责。”毛女士称,正因听了“老师”的话,才一直对丈夫进行隐瞒。但渐渐地,她银行卡里的积蓄就刷完了,她又在店里“老师”指导下通过支付宝花呗、借呗以及微信平台办了贷款。

推销这些项目是否真有必要?

梳理妻子在“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接受的服务和购买的产品,梅先生发现她前后一共购买了17个项目,包括“耳淋巴排毒”“腋淋巴排毒”“肝胆调理”等,此外还有“排残奶”“私密内雕”等。“因为店里的人说她有好多病症,算下来差不多有30种,可是只凭看和摸,她们就能确定?”梅先生说。

梅先生查询这家“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发现其注册名称为“苏州工业园区蜕变产后恢复中心”,于2021年1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万元,经营范围为母婴生活护理、母婴用品销售、中医保健养生服务、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健康咨询服务以及消毒剂销售,所有项目都不含医疗服务和诊疗服务。因而,梅先生认为“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说他妻子有多种病症涉嫌夸大诊疗服务和夸大疗效,且其提供的产品,经梅先生查询为化妆品,功效是“补水”,但每套的售价却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

“每次都是在小房间里,项目做到一半,人还没穿衣服,吹着空调,房间里又是很浓的精油味道,是在她迷迷糊糊的时候,让她付款和签字。”让梅先生不能接受的,还有店方推销项目的方式。毛女士回想那时的感受,称如同被“洗脑”,“店里两个人像是演双簧,她们一直说一直说,我闻了精油很不舒服,这时让我购买套餐。之后让我每天都去,如果不配合她们,她们就不负责效果,这让我心理压力很大。”

由此,纵观妻子消费的整个过程,梅先生对店方的销售模式作了总结:先用特价体验吸引顾客上门,再在体验中告知顾客身体的毛病多,再用话术和反复推销诱导顾客消费,而消费后会立马使用产品,产品一旦开封,用了哪怕一小瓶,就不退不换。

纠纷背后“调理”的边界在哪?

其实早在到店体验的第二天,毛女士就后悔了。她说,第二天她提出退货退款,才发现体验时签下的服务合同,约定了产品出库签收后不予退换,且若自己单方面终止合同,还要支付剩余服务费的25%作为违约金。考虑到这部分费用,她只得继续到店进行调理,结果却花费更多。

梅先生夫妇在苏州定居10多年,育有两个儿子,生活压力大,如今因这次消费办了3项贷款,夫妇俩除了每月要还房贷外,还需另外还款21000多元。毛女士在苏州一家企业上班,月收入为五六千元,而梅先生在外地的公司离职后,待业已近半年,他们难以支付这笔大额的贷款。因此,自6月初至今,梅先生夫妇多次找到“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希望店方退还费用,但“店里让法务出面,还建议走诉讼程序”。

从毛女士提供的服务合同条款看,双方约定毛女士“根据自己的需求自愿购买项目服务和产品”,且合同特别提示“本中心属于产后健康调理机构,并非医疗机构,所出售产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过结合事关“盘氏瑶医”的网络投诉及司法案件,梅先生认为妻子的遭遇并非个案。他认为,店方实际销售行为与合同约定并不一致,其“盘氏瑶医”品牌含有“医”字,“枝条加十字”的Logo与医疗机构的雷同,对消费者存在误导,让消费者误以为其具备诊疗资质,从而相信店员对消费者身体状况的描述,进而听从推荐购买本不必要的服务和产品。

对梅先生夫妇的质疑和投诉,苏报记者前往“盘氏瑶医产后健康恢复中心”进行核实,可刚进门表明身份,店内工作人员就直言“不接受采访”。记者提出希望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店员取出一份书面材料,直指毛女士为“犯罪嫌疑人”,称店内遭到“敲诈勒索”,且已报案。

同时,梅先生夫妇也向警方报案,他们坚持认为“盘氏瑶医”存在“夸大诊疗”“虚假宣传”以及“诱导消费”等问题,已向相关主管部门举报。苏报“96466曝光台”栏目将继续关注。

“96466曝光台”追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