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绛先生说:“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死,只是困于责任、子女,以及眼前稳定的生活而捆绑在一起。谈离婚代价大,谈爱情像个笑话。真心的处成了只谈事不谈心的关系。”

恋爱再美好,步入婚姻,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和心爱的人能携手到老,可当初的新鲜感褪去,很多误会,争执,冷战,猜疑,变成了家常便饭,不是不爱,是在一地鸡毛面前,没有空隙谈爱。

再深的感情,也被乏味的日子消耗殆尽。

结婚的前几年磨合期,日子怎么过,直接奠定了后半生的生活状态,能不能熬过去,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很多人熬不过七年之痒,不是没有感情,只是生活面前,感情又能维持多久,又能消耗多久呢?

想过离婚,想过一刀两断,也曾精疲力尽,也曾无计可施,可最终所有的念头,好像都被理性再次战胜,不忍放下便在权衡后,妥协着继续裹足前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结了婚以后,还是一个人赚钱养家,一日三餐都要亲力亲为,钟爱之物还是自己买,面对困难还是一个人承担,孩子一个人带,生病一个人奔赴医院,难过时自己消化,那结婚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一段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荷尔蒙,不是道德标准,而是共同的目标感,跟一个人天长地久不应该是婚姻的目标,而是永恒的自我精神滋养,从而找到圆满的自己。

我们可以独立做到的一部分,也有需要另一半,以及家人的协助,去完成另一部分,尤其是另一半。

既然我们选择了做后半生同行的人,便会认同他可以助自己圆满,自己也愿意在他那里安放自己的付出,期待从他那里获得爱的回馈,来滋养自己。

一旦发现自己的付出不再是双向奔赴,我们就不应该让自己的圆满终止在这个人,或者这件事里,不能自拔,要及时止损。

如果从一开始,你进入婚姻的目标,是在弥补原生家庭的缺失,那么你一定是一个不断失望的可怜人,因为你始终在祈求被爱,而给不给的权利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取决于对方的状态和教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自己不爱自己,自己不改变,那你走到哪里都是历史的重复,跟谁结婚,跟谁过日子都一样,毕竟不会游泳,换再好的游泳池也一样。

当你羽翼渐丰的时候,当你成为对的那个自己的时候,你才会遇到对的人。

你会感谢那个曾经用伤害的模式,来助你圆满的那个人,我们要有凡事的发生,都有利于我的心态,凡事的发生,皆为祝福;凡未发生的。且为保护。

当我们真有了这样的思维,也会善待身边所有的人,而且你会发现身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为了成就那个圆满的你。

终于明白张德芬老师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婚姻过日子并非那么的容易,相反,你得想如何过好今天明天,经营和管理自己、家庭,要有智慧和理性思维,更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现实很骨感。

如何做好今天,是你该想的问题,而不是“良人爱情的话题”跟谁过日子都是一样,那为啥不找个自己钟意的人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起码在三观一致下,还有点共同话题,女性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只要我高兴,不高兴的就是别人。

婚姻里,唯我独大,是因为你好了就都好。

其实,婚姻里,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完美的伴侣,以及完美的婚姻关系,而是看对面的人,能不能助我们完成自我滋养,成就彼此。

最好的婚姻关系是,跟我一个人天长地久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而永恒的自我精神滋养,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