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教育部统计,2024年的就业市场迎来了1178万大学毕业生。更严峻的事实是,截至2023年,中国还有1965万本科生以及365万硕博研究生在读。

学生还很多,但留给他们的工作机会不多了。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年普本院校硕博研究生中,只有33.2%的人获得了offer,而普本本科生获得offer的比例是43.9%。因此,在今年的6月“硕博就业率不如本科生”的论调,成了互联网争吵的重要话题之一。

学历内卷的进度还在加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摆在大学生和社会面前的问题都值得关注。

吴晓波频道晓报告团队发布的新一期报告《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风向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带你看清当前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与方向,同时分析未来的就业趋势。

先透露下,我们从报告中摘取的3个看点。

1.单位就业还是大热门,但自由职业和慢就业的潮流在悄然扩散。

2.四大求职关键因素,包括企业、行业、岗位和城市,但个人理想与市场现实颇有差距。

3.从2020年开始,大家的求职心态便开始“求稳”,今年超七成毕业生在就业中选择“铁饭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慢就业比例上升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为我们提供了2023年和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宏观视角。无论是单位就业、继续深造抑或自由职业等,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仍呈现稳定状态。其中三个数据变化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一是单位就业仍是主流,但比重下降;二是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三是升学深造呈现两极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毕业找个单位上班,依然是最主要的就业去向,超半数毕业生都选择了这一就业形式,但占比从57.5%下降到5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之一是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可提供新岗位的速度,难以满足应届毕业生的增速。其二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提供了更多非传统的就业机会,如远程工作、自由职业、创业等,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

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2024年超三成毕业生选择了自由职业和慢就业。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今年也分别有6%和4%左右的学生选择了自由职业。

我们从拉勾招聘的调研数据中找到了原因,近一半的2024届毕业生愿意在毕业之后选择灵活就业,其中,44%的人是因为工作时间自由,42%的人则是因为可以干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高校毕业生对灵活就业及自由职业的选择,也体现着毕业生群体就业观念的逐渐转变。“爱自由、重爱好”的他们,更加追求职业发展和个人兴趣的结合,通过慢就业、自由职业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根据本报告研究,38%的灵活就业者已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平均收入水平,这都为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就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升学深造:应届生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4.9%提高到6.5%。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深造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智联招聘数据,2023年双一流毕业生深造比例7.9%,普通二本、专科院校3.4%的毕业生选择升学。但C9高校深造率达到60%—80%。主要原因是来自教育资源集中度、深造机会以及各类高校培养目标的日渐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届毕业生的求职心路历程从理想到务实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超九成毕业生提前半年到一年就开始寻找工作机会。而且近九成学生认为,有了工作机会先上车,一毕业就找到理想工作也许过于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变毕业生想法的,也许是不断碰壁的求职过程。

我们把毕业生视作人力市场的供给侧,用人单位就是市场的需求侧。当供给侧发生转变,必然是需求侧出现了变化。

深入研究2024年的求职市场之后,我们发现了以下4个求职供需不匹配之处。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妨看看是否是这些方面的选择出了问题。我们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智联招聘和拉勾招聘。

▶▷一是类型:不要一味求稳,小微企业也蕴藏机遇。

从2020年开始,大家的求职心态便开始“求稳”,到了今年,超七成毕业生在就业中选择了大家心目中的“铁饭碗”。近一半的求职毕业生首选国企单位,15%左右选择国家机关,10%左右选择了事业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国企、机关固然稳定,但竞争激烈,门槛较高。相较之下,中小企业虽然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毕业生对其认知和接受度可能较低。

从实际的毕业生签约企业规模来看,相对稳定的大中企业签约占比均有下滑,但小微企业的比例升高了7个百分点,约占签约总体的四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小微企业凭借着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也应拓宽视野,认识到小微企业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同时还为员工们提供较大的成长空间和更为轻松的工作环境。

▶▷二是行业:关注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

IT互联网、政府及文娱体育行业成为近两年毕业生最向往的行业。但我们从拉勾招聘在企业端的统计发现,制造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新发职位量前列,但目前在毕业生的关注度及投递量方面并不热门。

这一人才缺口就为毕业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这些行业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未来将大有可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岗位:关注有人才缺口及招聘难度大的岗位。

岗位选择方面面临着同样问题,技术类岗位、行政后勤岗位及审计、税务等财务岗位,受到一半毕业生的青睐,但目前运营是招聘需求最大的岗位,也为毕业生指明了新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类值得关注的就是招聘难度大的岗位,但往往对专业技能、经验或其他特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汽车电子、IC设计、射频、电气方面的工程师。有意向选择此类岗位的同学可以提前做好技能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城市选择,二三线城市也可以成为理想之选。

虽然今年90%的毕业生更愿意去一线、新一线城市求职,但因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较高的生活成本,最终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够留在这些城市。

二线和三线城市最终吸纳了近四成的毕业生。这些地区不仅生活成本较低,还可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就是晓报告团队出品的“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风向标”,当然,想了解更多数据,可以锁定晓报告。除了出海系列报告,6月晓报告团队还会进一步推出“三家”消费等诸多深度内容,还请继续关注。

小互动

对于未来的就业,你有清晰的规划吗?赶紧来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吧。我们下期再见。

本篇作者|晓报告|责任编辑|徐涛

主编|何梦飞|图源|晓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数据深挖行业机会

读懂2024潜力行业

点击下图▼立即试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