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日常纷扰之中,吾辈常为未发或欲发之琐事所困,终日至力竭神疲。然人生短短数十载,何必终日虑未来之事,而不思当下之乐乎?

昔有林清玄者,当代文豪也,尝言:“今日扫尽今日之叶,明日之叶不会于今日落,勿为明日忧,当奋力于此刻。”此言善矣!人生至佳之境,莫过于尽享此刻之分秒,而此一个又一个之“当下”,乃成生活之全体。欲使生活盈满幸福,必满足于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人生一世,当下至美

钱福《明日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此言明日之无穷,若日日为明日所累,则终岁烦恼无助。生活非在别处,当下即全体。若当下不乐,明日何幸?

泰戈尔有言:“汝若因失日而悲,则将失星。”此言诚矣。史铁生曾自述其经历,言其四肢健全时,常怨四周之劣境;及瘫痪,乃怀昔日可肆意行走之时。后生褥疮,则觉坐轮椅之时亦不过尔尔;再后病尿毒症,又怀生褥疮之日。此乃人之常情,总幻想未来或更美,而不知当下方为至美。唯待每一当下逝,又怀昔日。

实则,享当下至简,只需感生活中之微细,无论清晨之光或午后之风,抑或傍晚之日落。只要用心感之,当下处处有美。

二、万千景致,眼前至亲

陶渊明《杂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此言日出不再,时光难回,生命在于体验,在于享成长之过程。若失此过程,人生未免乏味。

王阳明晚年与弟子登山,众弟子或累或缓,唯王阳明健步如飞,先登顶。弟子惑之,王阳明笑曰:“山高万仞,只登一步。”此言登山若只见山高陡,则必累;反将目光置于脚下每一步,则虽山高路远,亦有达之日。此言不仅适于登山,亦适于人生。

有句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何谓修行?实即饿则食,困则眠,善待当下之分秒,即为至善之修行。无论未来,不谈过去,唯专注于此刻,方为真把握人生。昨日已成史,明日尚未知,唯有当下,方为赐礼。

三、活在此刻,珍重目前

石屋《山居诗》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此言过去之事已矣,未来之事勿需过早虑,因无人能料未来。只需知当下梅子金黄,可口新鲜;栀子花开,清香四溢。

《人民日报》曾云:“时光不回,人生无若。”此言吾辈常憧憬未知之明日,或怀已逝之昨日,独忽当下之今日。过去之事任其去,不必挂心;未来之事亦勿过早忧,因无人能知。只需知此刻梅子黄,栀子香。

老舍先生乃乐天派作家,享当下之乐。每于书房劳时,必出转之,为自养之花浇水,逗小猫,陪子于院戏,甚乐也。用其言,只觉此刻有意义,便值也。电影《功夫熊猫》有台词云:“昨日为史,明日为谜,而今日为天赐之礼。”此言往者不可谏,来者不可追。勿使过去阻汝前行,勿使未来牵汝心,简之,活在此刻,珍重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