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狂飙突进,一直是苏/俄陆军的拿手好戏,从二战结束后开始,苏军百万机械化雄狮的钢铁洪流,就一直是让整个美西方胆寒的存在。但是在此次俄乌战争之中我们似乎发现,曾经“天下无敌”的苏式机械化大军似乎是“失灵”了,不仅至今没能为俄罗斯带来战争的胜利,而且还产生了相当大的损失。根据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在今年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俄军损失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了3000辆,当然,英国人统计的这个数据其实是有一些夸张的,但是这也不能改变俄军坦克部队的损失确实是很大这一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俄军的坦克损失为何这么大,我们又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本期内容,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俄军对战争的长期性估计不足,过于托大和轻敌,导致了对后勤、保障、维修和补给的准备都不够充分。实际上,在战争之初,俄军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突击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可以说已经发挥出了当时俄军技术条件下的最好水平也不为过。在战争之初,俄军很多部队在误以为是演习的情况下仓促出战,不过尽管如此,俄陆军部队在包括哈尔科夫、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甚至还一路直抵基辅城下。从克里米亚到赫尔松、从乌克兰北部边境到哈尔科夫、从顿涅茨克到扎波罗热,俄军装甲部队把油门踩到底,短时间内基本在各个战线上都突进了100-200公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俄罗斯在东乌的绝大部分战果,都是战争之初的数周乃至数天之内取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坦克部队的钢铁洪流其实并未过时,关键是要看如何使用,只要用得好,用的对,钢铁洪流依然是制胜的一样法宝。俄军在战争之初的反例,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