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统计公报,是大家了解社保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窗口,事关每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6月17日,人社部在官网上发布了《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2023年的社会保障事业进行了全面总结。根据分工,人社部负责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从公报内容来看,社保迎来了三大好消息,并且事关养老金待遇,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大好消息,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到2023年末,全国持有社保卡的人数为13.79亿人, 占全部人口的97.7%,持卡人数创新高,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

与2022年持卡人数13.7亿相比,持卡人数增加了0.09亿人,与2022年社保卡覆盖面96.8%相比,社保卡覆盖面提高了0.9个百分点。与2022年领用电子社保卡7.2亿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2.42亿人,达到9.62亿人。

由于2023年电子社保卡更加普及,提供的服务量也因此激增,全年累计提供线上服务151亿人次,比2022年增加了38.1亿人次。

社保卡持有人数的增加和电子社保卡服务的大幅度增加,都说明目前的社保建设成绩喜人,大家愿意在青年时为未来的养老进行投资,这将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大好消息,工伤保险待遇提高

2023年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0174万人,比上年增加1057万人,说明不仅单位认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职工的社保意识增强。

2023年共有222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工伤保险基金1237亿元计算,人均工伤待遇为55720元,2022年工伤保险人均待遇为10250000/204=50245元,2023年人均增加待遇5475元。

另外,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415亿元,比2022年减少了25亿元,说明工伤待遇提高的同时,单位的社保缴费负担有适度的下降,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第三大好消息,养老基金累计结余78173亿元

养老基金结余数越大,越有利于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养老金的发放带来更加强大的保障。

根据公报的数据,到2023年末,养老基金结余78173亿元,其中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86万亿。和2022年相比,养老基金结余增加8322亿元,增加幅度11.9%。

从养老待遇看,202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3757亿元,离退休人数14196万,养老待遇为每月3743元。当然,这里的养老待遇,不仅包括养老金,还包括由养老基金支付的丧葬抚恤等待遇。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613亿元,领取待遇人数为17268万,人均每月养老待遇为223元。无论是职工养老待遇,还是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都比2022年提高了一个档次。

此外,年金参保范围持续扩大。2023年企业年金参加人数3144万人,比2022年增加了134万人,自2007年以来累计的年金投资收益为6.26%。作为养老金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参加人数的增加,预示着将来退休人员的养老收入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保障。

以上就是人社部在6月份发布的2023年社保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有关社保方面的关键内容,从公报内容看,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参保人的社保待遇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参加社保的好处,社保覆盖面的持续扩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