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从哪里说起呢?要从区划说起,苏锡常都是普通地级市,都是有代管县的。而直辖市、省会,很多都已经全域划区了。建成区面积,是不计算代管县级市的。所以苏锡常的建成区面积,要比同人口体量省会、计单略小一些。

苏锡常三市热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锡常三市轴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看待热力图与轴距图?可以理解为城市市区开发边界。有人口流动的区域,热力图会显示为彩色,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会显示为深红色。轴距图与多数朋友对城市的认知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以常州为例:常州是新北、天宁、钟楼南北狭长分布。而轴距图,常州东西向与南北向是基本等距的。因为轴距图是包含远郊乡镇的,多数朋友对于城市的认知是城区。热力图,更接近多数朋友对城市的认知。

我们再来看一下网友们所测量的建成区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锡

无锡市区建成区面积623平方公里,397公里为开发边界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州

常州市区建成区面积502平方公里,302公里为开发边界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建部数据

以无锡为例,网友所测量的建成区面积623平方公里,而住建部的数据为352平方公里,这个数值差距是非常大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数据都是真实无误的,问题就出在对于建成区概念的理解。住建部对建成区的概念定义,强调市政公共设施,其实就是强调建成区的生活意义。不管是居住、商业、医疗、车站、公园绿地等等,本质上都是生活区。而网友们所测量的建成区,或者说网友们对建成区的理解。非农业开发区域,都是建成区。两份数据的差值,大概就是工业区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东莞与苏锡常一样,同为普通地级市,住建部统计口径之下的建成区面积却要比苏锡常大很多呢?

东莞是不设区的直桶子市,东莞是区划面积狭小的镇域经济。比较类似于早年“苏南模式”乡镇工业前店后厂模式,东莞的工业区与生活区是无缝融合的。东莞巨大的建成区面积,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刚好卡到了BU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苏锡常,近些年的工业区大都位于城市远郊,大面积连片的工业园。刻意弱化了生活属性,更强调生产加工,需要通勤。故而住建部统计口径,这部分工业区不算做建成区。

畅所欲言,求同存异,欢迎留言交流,聊聊城建与发展。

点个关注呦[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