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规律,不论成功与否,最后总是要面对死亡。

一如毛主席,这个曾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并成功建立了新中国的民族领袖,即使功盖天地,但到了晚年还是没办法躲避疾病缠身,加之亲人、好友的相继离去,晚年的毛主席更是孤独度日无以排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上世纪70年代,临近耄耋之年的毛主席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老年性白内障、心脏病、支气管炎、双腿浮肿等疾病始终困扰着毛主席的生活与工作。

尤其是在1972年1月陈毅元帅去世后,毛主席更是因伤心过度,足足在床上躺了数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为此,毛主席身旁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总是会像女儿般想尽办法讨毛主席开心,给毛主席做爱吃的家乡菜,陪毛主席读书看报,偶尔还会带毛主席看电影,以缓解他长期待在房内的苦闷。

1976年1月31日这天,正值大年初一,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毛主席在张玉凤的准备下,观看了当时最热门的电影《难忘的战斗》,可电影才播放不到10分钟,毛主席就痛哭不已,而后不得已停止了放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毛主席的晚年生活,感受一代伟人即使疾病缠身,依然为国为民的温暖瞬间!

众所周知,毛主席热爱运动,身体一直都比较健康,就连感冒发烧的小毛病都极为少见。

但到了1971年前后,毛主席硬朗的身体还是没能躲过老年性疾病的攻击,肺心病、白内障、心脏病、支气管炎、运动神经元萎缩等等疾病来得让人猝不及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72年初,毛主席如往常一样在菊香书屋内批阅文件,累了就起身扭扭腰,望望窗外的皑皑白雪,双手用力地搓一搓,待暖和后把双手捂在脸颊两侧,瞬间就能暖和不少。

到了晌午时分,秘书张玉凤为毛主席送来了可口的饭菜,可张玉凤在外敲门许久,也未曾听到毛主席的回应。

有些紧张的张玉凤赶紧推开门,一眼便看到了晕倒在地的毛主席,这可把张玉凤给吓坏了,连忙叫警卫员将医疗小组请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

经过医疗小组的努力抢救,毛主席终于转危为安,可究其原因,是因为毛主席所患的肺心病使得心率失常,从而导致严重缺氧所引起的休克。

这次突发的意外,让张玉凤每每想起都不寒而栗,以至于之后照顾毛主席的时候她都会更加小心。

当然,为了毛主席的身体着想,医生建议减少毛主席的户外运动时间,顶多可以在室内由人搀扶着走一走,而更多的时间是躺在床上,避免发生剧烈气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到了1972年的下半年,毛主席的眼睛又开始不听使唤了,两只眼睛都得了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白内障。

有时候把报纸凑到眼前不过一拳的距离都还是难以阅读,这可把一向爱读书看报的毛主席给愁坏了。

为此,张玉凤和其他警卫员就成了毛主席的眼睛,每天将报纸和一些重要的中央文件内容一一念给毛主席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

可这个办法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张玉凤和警卫员总有念错读音或停顿不恰当的时候,这就严重影响了毛主席的阅读兴趣。

直到1975年的一天,毛主席才在众人的鼓励下接受了国医大师、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操刀的白内障手术。

幸运的是,在手术一个星期以后,毛主席的左眼终于可以再次看到他熟悉的人和事了,那一刻,毛主席完全顾不上医生说不要流泪的医嘱,反而哭得像一个喜极而泣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由之

后来,毛主席便开始夜以继日地读书、看报、批阅文件,如果张玉凤在一旁劝说要多加休息,毛主席还会不高兴!

其实,在毛主席几近失明的那一两年中,还同时患上了另一种疾病——运动神经元萎缩症。

据了解,这种病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极为罕见,因此也没有完全对症的治疗手段,以至于毛主席身体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到了后期,毛主席身体右侧的麻痹症状越发明显,就连吞咽都十分困难,不得不由身旁的工作人员慢慢喂食。

1976年春天,毛主席在本身就有多种疾病的折磨下,还发生过两次严重的心梗,尽管都被医疗小组给抢救了回来,但毛主席整个人看起来已经相当孱弱。

因身患多种疾病,晚年的毛主席行动不便,进食困难,大多数时候都躺在床上,那毛主席都爱做什么事情来打发生活的苦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看书、读报、批阅文件,这是毛主席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空余的时间,毛主席则爱上了看电影。

据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毛主席当时爱看的电影种类繁多,有如《拿破仑传》等的国外经典电影,有如李小龙《猛龙过江》等的香港动作电影,当然还有如《创业》等的反应中国发展进程的电影。

在看李小龙的动作电影时,毛主席十分投入,经常会跟着李小龙的动作摆动自己的身体,而每每看完,毛主席还不吝惜自己的夸赞:“李小龙爱国,又有高超的武艺,而他的电影正气十足,恰当表现了一个中国人身上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57年本土电影《创业》上映,该影片以王进喜为原型,讲述了我国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艰难过程,为此,毛主席第一时间就让身旁的工作人员给安排上了。

在观看《创业》的过程中,毛主席很是认真,尤其是看到石油工人们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抬着千斤重的设备往前走的画面时,毛主席不禁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国家没有石油是不行的,而我们的石油工人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1965年3月,毛主席第一次观看了电影《雷锋》。

众所周知,像雷锋这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好同志,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雷锋》放映过程中,毛主席全程看得很入迷,而后更是多番嘱咐身旁人,要把雷锋精神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其实,毛主席晚年看的电影特别多,但有一部名为《难忘的战斗》的电影,却是毛主席此生最后观看的一部电影,而毛主席在看了不到十分钟竟嚎啕大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6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贴着对联,挂着灯笼,放着鞭炮,好不热闹,都在庆贺着新一年的开始。

这天,在机要秘书张玉凤的帮助下,毛主席刮了胡须,梳了整齐的头发,还换上了整洁的新年装束,整个人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晌午时分,张玉凤将毛主席从房间里搀扶了出来,虽然毛主席已经进食困难,但看着这满桌可口的饭菜,毛主席还是特别高兴,连忙叫着大伙儿一同用餐。

用餐的过程中,毛主席只是简单地喝了两口汤,而后满心期待地望向张玉凤:“用餐过后,有什么娱乐项目可以安排吗?”

“有有有,刚上映了一部新电影,吃完饭就给您安排上!”张玉凤连忙回答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

下午两点,毛主席在张玉凤与护士吴旭君的陪伴下,开始观看电影《难忘的战斗》。

《难忘的战斗》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1949年春天,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反动派试图通过制造粮荒的阴谋,迫使武汉全市百万人民陷入生活危急。

对此,为了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一批粮食采购队深入农村各地进行采购,期间与武装土匪、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照

在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内,电影用众多的画面讲述了解放军战士进城的过程,每一位解放军挺拔健硕,英姿飒爽,而周围的百姓欢声笑语,都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欢呼。

就在这时,张玉凤和护士吴旭君听到了一丝抽泣,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对方并没有哭,于是两人又默契地转头望向毛主席,只见此时的毛主席泪如泉涌。

张玉凤担心地问道:“毛主席,这是怎么了?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旭君

张玉凤的话还没有问完,毛主席就哭得更厉害了,期间不时用手帕擦拭泪水。

从来没有看到过毛主席有如此反常的行为,于是,为了毛主席的身体着想,张玉凤和护士吴旭君赶忙停止了电影放映。

事后,待毛主席冷静下来,张玉凤和护士吴旭君这才得知了毛主席伤心到不能自已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回望过去,我们党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能够幸运地建立新中国,离不开每一位革命烈士的努力,而当再次看到解放军战士进城,百姓欢声笑语的画面时,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也就忍不住动容了。”毛主席对张玉凤和护士吴旭君说道。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1976年,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伤感的年份,这一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这一年7月6日,朱老总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逝世

正当大家还沉浸在悲痛中时,一个更加令人无法接受的消息毫无防备的就来了。

1976年9月9日,接连得知好友逝世以及本身疾病突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最终承受不住,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要知道,毛主席是我党的核心,曾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得中国百姓站起来从此当家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对于毛主席的英明、睿智,以及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几十本书都难写得完。

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逐渐拉响了警报,虽然有专门的医疗小组不分昼夜地贴身照顾,但毛主席的病情还是恶化得相当快,一旁的工作人员每当看着毛主席插着氧气管、鼻饲管的模样,就很是心疼。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曾问过毛主席一句话:“毛主席,您的爱好是什么?”

面对尼克松的提问,毛主席完全不假思索,直接回答了5个字,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尼克松

就是这5个字,让毛主席即使饱受疾病的折磨,也不曾对工作有过任何的松懈,就算是到了生病的最后时刻也还在为国为民着想。

1976年7月28日深夜,毛主席在医疗小组的监护下,好不容易睡了过去,可仅仅不过半小时,房间里就摇晃了起来,有一块玻璃窗还不慎掉落,砸在地上,一片稀碎。

突然间,毛主席就被这声音惊醒了,拖着微弱的力气,小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只见一名警卫员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主席,应该是地震了,强度还不小!”

此时,一旁的工作人员为了保护毛主席,决定将毛主席赶紧转移至安全地点,可毛主席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只是不停地喘着粗气,关心是哪里地震了,人员有无受伤,应该如何安排接下来的救援工作……

后来,从相关人员的汇报中,毛主席才得知了这次地震源头为唐山,而地震强度更达到了7.8级的程度,短短23秒,就造成了242769人死亡,164854人重伤,整个唐山更是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山大地震

听完工作人员的汇报,毛主席再次流下了罕见的眼泪,而后在护士的搀扶下,强忍着身体的无力半坐起来,并安排了一众中央领导前去唐山灾区指导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还嘱咐一定要随时给自己汇报工作进度。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抱着当天未批阅完成的文件,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安详地走了。

如今掐指一算,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6年了,可我们却依然记得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感念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遗产,而当我们再一次听到毛主席的名字时,也依然会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哪有什么锦绣山河,无非是革命先辈铺下的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将永远缅怀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