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九一八发生后,大量在外地读书的东北青年开始组织抗日救国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于天放,他就是致力于宣传抗日救国的爱国青年。那么,于天放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天放出生于19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三道沟于家粉坊屯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这也让于天放从小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于天放聪明好学,完成小学学业后,他在1924年考入黑龙江省立工业学校。当时国民党恰好召开“一大”,两党也第一次合作,大革命运动兴起,受大革命运动影响,还在读书的于天放就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于天放以黑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于天放接触到马列主义,并加入了我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同时,他也开始在我党的带领下参加各种学生运动,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

1931年5月,于天放正式加入我党,9月,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地区,作为一名东北人,于天放尤其痛恨日本侵略者的行径,他先是在北平组织抗日活动,不久后又返回了东北,在当地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始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于天放辗转东北各地组织抗日活动,他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壮大革命力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天放加入东北抗联独立师,主要在富锦、绥滨一带与侵略者战斗。此后于天放长期指挥抗联部队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与日本侵略者周璇,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抗联也混入了叛徒,1944年12月,因为叛徒出卖,于天放被逮捕,并被关入狱中。在狱中,日本侵略者想收买于天放,对他特别客气,不过,于天放早已识破敌人的阴谋,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丁点秘密。眼看无法从于天放这里获取信息,日军恼羞成怒,对于天放施加各种酷刑,于天放坚贞不屈,彰显了一个党员的忠诚本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拿于天放没办法,只能把他关押起来,而且严加看管,从看守到伙夫,全部都是日本人。不过,于天放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寻找机会逃出监狱。1945年7月12日,于天放与隔壁的抗联战士趁着看守喝醉酒的状态,以上厕所为名让看守打开了牢门,两人合伙除掉了看守,顺利走出了监狱。

值得一提的是,于天放的这段越狱经历非常出名,后来被编成《牢门脱险记》,建国初期,东北人民出版社一共发行了90多万册,是非常畅销的红色读物,就连毛主席也知道于天放越狱的故事。1954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与于天放握手,曾经夸赞于天放“大智大勇,人民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于天放主要活跃在东北地区,担任了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为解放东北做了很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于天放继续留在东北工作,并担任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相当于黑龙江省副省长),为建国初期稳定黑龙江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于天放却受到冲击,多次被批斗,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967年5月3日,于天放被迫害去世,享年59岁。1982年,于天放获得平反,恢复了一切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