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中旬,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政委刘丰同时接到命令入京述职,名字上是学习,但实际上却是交代问题。

不过,毛主席得知此事后说出一句:曾思玉是好同志,他并非“死党”,是“活党”。此话让曾思玉处境迅速改变,之后就单独踏上归程。

这里非常奇怪,曾思玉跟刘丰是同时到武汉军区上任的,很多事情也由两人共同拍板决定,为何最终刘丰被开除党籍,曾思玉却安然无恙呢?

这主要在于,他们对一件事的处理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思玉1911年出生于江西信丰,1927年革命低潮时逆势加入革命,30年正式加入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在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中,是“双一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在八路军115师343旅当中,后转到344旅跟随杨得志纵横冀鲁豫;从这时开始,曾思玉跟杨得志的渊源就很深了。

解放战争时期,他与杨得志都在晋察冀/华北战斗,杨得志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曾思玉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四纵司令员;

抗美援朝时期,杨得志是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曾思玉是19兵团64军军长(后任19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前后,两人又都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不过杨得志这时还是战役系主任,始终级别要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军事学院毕业,两人总算“分开”,杨得志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出任沈阳军区参谋长(后兼副司令员),到1967年时,两人就级别相当了。

这一年,武汉发生了意义深远的“720事件”,原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钟汉华双双被调离,曾思玉随即接任为武汉军区司令员,跟杨得志一样是大军区正职。

曾思玉抵达武汉时,局势尚未完全平息,很多地方还有武斗的现象。他立即出手,尽力维护社会秩序,在他的帮助下,各“造反派”实现大联合,整体情况好转了不少。

鉴于曾思玉做出的巨大贡献,湖北革委会成立时,他被推举为革委会主任,全面主持湖北省的工作。

1970年湖北省委恢复后,曾思玉又兼省委第一书记,加上他还是武汉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员,完全称得上集湖北的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全心全意维护湖一方的稳定,尽量不去涉及到那些风波。可很多时候,事情是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转移的。

1971年8月,毛主席为防备一些恶性事件发生,选择秘密南巡,他准备采取强有力的防范、瓦解措施,急需各大军区统一思想。

为了不走漏风声,主席事先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是抵达一地后,再临时进行召见。

武汉军区也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不知情的曾思玉这时还在外地休养,毛主席就只好跟刘丰单独沟通。

为确保武汉军区能领悟自己的意思,主席跟刘丰深谈了两次,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规划说了出来,让武汉军区能有个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谈话的最后,主席叮嘱刘丰只将情况告知曾思玉即可,并一再强调要对其他人保密。然而,刘丰并不是一个藏得住事的人,往后的时间里,他每天都精神恍惚、高度紧绷。

9月5日,时任副总参谋长的李中将陪同朝鲜军事代表团来武汉视察,刘丰这奇怪的表现让李中将察觉出不妙,几番套话下,就主席谈话的内容被泄露了出去。

次日李中将回京就将事情告知黄、吴,最终他们上面的人也知道了。等局势开始恶化,中央惊讶地发现,有很多部署,对方竟提前知道了,有些安排,就不再安全。

一开始组织不清楚是谁泄密的,九一三后李中将的口供交代了一切,于是武汉军区两位首长都被召到北京说明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认为,同在一个军区相处日久,怎么可能一人介入颇深一人置身事外。

但调查后才发现,曾思玉是真的毫不知情,他休养结束回到武汉军区,刘丰把事情和毛主席的叮嘱告知,曾思玉就完全按照主席说的做,坚定地守口如瓶。

刘丰在北京坦白了自己的错误,也说得很清楚曾思玉没问题,但审查小组有人不信,还扣着曾思玉不放。

毛主席听说此事后,说:曾思玉是好同志,他并非“死党”,是“活党”。这个表态,让曾思玉摆脱困境,很快就回到武汉军区。

1973年底,中央突击搞了个八大军区对调,曾思玉正是跟他的老领导杨得志换了位置,成济南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80年,曾思玉响应国家干部年轻化的号召,主动退居二线改任南京军区顾问,三年后离休。

他的晚年基本生活在大连,将许多精力用在了写回忆录上,著有《我的前一百年》。这本书写得很准确,他不仅活过了百年,还是开国中将里最长寿的。

中将177人,实岁超过百岁的并不多,在101岁左右的也就三人了。张震还差一个月满101岁;

方强生辰有两种说法(1911年1月26日和1912年2月13日),他去世是2012年2月8日,按1911年来算,也是101岁出头;

曾思玉1911年3月出生,2012年12月病逝,绝对是最长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如此,跟曾思玉的专注有很大关系,只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其他事情能不过问就不过问,不多管闲事。心宽,路就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