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6月22日,是广西桂林市区洪水消退的第三天,在桂林七星区屏风路的一家家居店内,店员正清洗着被淤泥裹挟的各类家具。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还未营业的店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特意来淘货的顾客。有顾客表示,她付款时特意将现金塞进红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店家重拾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女士的家居店被洪水浸泡后

齐腰的洪水涌进家居店,大量货品被泡

在桂林七星区屏风路附近,唐女士开了一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家居集成店,店铺面积超1000平方米。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在唐女士开设的家居店拍照打卡,在网友看来,这是一家有格调有品位的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女士的店遭遇洪水前的摆设(视频截图)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这家家居店变得面目全非。6月19日17时,漓江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米,已超过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的148.4米水位,为桂林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唐女士的家居店,就在小东江沿岸,小东江是漓江的一条岔河道。

洪水来临之前,唐女士收到了数条预警短信,短信提示漓江上游的多个水库需增排流量,最大300个流量。“300个流量,我不懂这是需要排多少水。”预警短信没有引起唐女士的重视,直到19日上午8时50分许,她收到了物业工作人员发来“涨水了”的消息,才立马赶到店里。

唐女士清晰记得,洪水从没过脚踝到没过腰身,仅间隔两个多小时。起初,她曾想打电话“摇人”来搬东西,可是店周围的路基本被淹,只有一个住在店附近的师傅赶到店里。

“先搬了小东西,把床垫垫高,所有东西都想救,可是感觉一件都救不了。看着水涨起来了,也是无能为力了。”当日下午1时许,唐女士见水势凶猛,不得不选择离开。

20日下午,唐女士得知店周围的水位正在回落,就回到店里,“横七竖八,面目全非。”她将洪水过后的场景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已经没有更坏的结果了,这已经是最坏的结果了,店才刚刚有了起色,现在啥都没有了。”她一边拍视频一边无奈地说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水消退后的家具横七竖八

顾客特意来淘货,用红包付款以示鼓励

6月22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走进唐女士的家居店看到,各式各样的沙发、柜子、桌椅、床架等货品基本都被洪水浸泡,原本洁白的床垫上留下一层厚厚的泥土,店员们逐一将大件家具从店内搬至户外晾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晾晒泡水家具

不过,即使还未清扫干净,这家店依然迎来了一波又一波专程前来“淘货”的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女士的店内

顾客周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在网络看到老板娘发的受灾视频后,专程开车赶来支持,选了些花瓶、餐盘、水杯以及孩子玩的乐高等物,装了满满三大袋子。“这些东西一共300元,我付款时特意用了一个红包装现金,想给老板娘鼓鼓劲。”周女士说。

现场另一位赵女士将选好的一堆货品放在一角后,继续在店内帮忙找货、收钱。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己是唐女士儿子所上小学的校长,得知其家居店遭遇洪水后,22日一大早便带着几名老师到店内淘货。到店后,看见店内清扫淤泥需要人手,她便和老师们留了下来。

赵女士在店里选购了一个餐边柜和一张木头床架,两件大件家具都被洪水浸泡过,不过表面没有明显损坏,“家具晾晒之后,老板娘还会进行修复,不影响使用。哪天修好了再送,主要是帮她消化点货。”

“这个多少钱?这个能不能再便宜点?这个东西的盖子呢?”顾客们的问题接连抛向老板娘唐女士,站在人群中间,她忙得不可开交。有顾客在一番讨价还价成功之后,给唐女士送上了祝福:“遇水也发嘛,会好起来的。”

“抢险救灾中,整理好店里的所有货品后,都会特价处理,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我会振作的。”唐女士更新了社交账号的简介。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极目新闻记者现场实拍)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