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能够被官方称为“老朋友” 的外国元首并不多。

人们熟知的一个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的远见卓识让中美两国顺利建交;另一个就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任内期间,他带领德国企业打开了中国市场,还在中国建立了许多工厂,促进了中德两国经济间的交流。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朋友”,在华访问时也曾遭到冷遇。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出现如此不合礼仪的现象还是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罗德的冷遇

时间的指针还得拨回1999年5月12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一架标有德国标识的飞机正缓缓降落在停机坪上。

飞机停稳后,德国总理施罗德缓缓走下舷梯,只见他表情凝重,神情紧张。

前来接待施罗德的也只是外交部一个低级官员,现场更没有首都各界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的场面。

要知道,德国可是欧洲的三驾马车之一,不管是地区安全议题、还是关税商贸谈判,德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来说,要接待德国总理,至少也应该是派出外交部副部长这一级别。

施罗德作为一个政治家,见惯了风风雨雨,对于自己所遭遇的冷遇,他并不感到意外。

恰恰相反的是,他或许早就知道此番行程的艰辛,多年后他回忆这段访华经历时曾说:“世纪之末的访华,中国政府能让我的专机落地,就已经很给我面子了,别的也不能再要求什么了。”

施罗德在中国仅仅只待了28小时,事先准备好的商贸谈判也只能戛然而止。

这次“旋风”般的访问或许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经济,而是出于“负荆请罪”。